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

ID:15105085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_第1页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_第2页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_第3页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_第4页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_第5页
资源描述:

《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尚德的风险管理之失  不管宏观环境如何恶化、企业的债务包袱如何越压越沉、盈利能力如何一再降低,尚德这辆快车却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直至完全冲出跑道,一头扎进破产重组的泥潭。  2013年的春天,中国的光伏企业都在期待市场回暖,但尚德电力破产重组的消息却如一声惊雷,警示光伏产业的冬季还远没有结束。尚德之变引来众说纷纭,各界都试图探寻这个明星企业陨落的深层原因。  尚德今天的境遇之所以引人慨叹,是因为它昔日的光环太过耀眼——光伏产业的先行者和领头羊,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营企业,曾经造就了中国首富的财富沃土。尚德在创业期和成长期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国家的政策

2、鼓励、当地政府的倾力扶持、广阔的海外市场、优秀的创业团队——尚德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反之,它在成为行业领跑者之后轰然倒下则出乎很多人意外。施正荣在2001年意气风发创立尚德的时候,一定怀揣着把尚德打造成为“百年老店”的梦想,绝没有想到12年后黯然谢幕离场的结局。但是如果用风险管理的视角剖析尚德的由盛转衰,却能够清晰看到尚德如何一步一步被不断累积的风险拖入绝地。这一过程也恰恰验证了一句话“所有企业失败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失败的风险管理。”  对风险的前瞻性管理不足  所谓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是指在日常运营和决策中能对内外部风险进行有效预判和事前管理。企业对风险实施前瞻性管理的

3、能力是其风险管理能力的核心体现。前瞻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看的远”,即能对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风险变化进行分析判断;二是“看的准”,即对风险变化的分析判断是相对准确、客观和全面的。在时刻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前瞻性管理能力就意味着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把握先机。  一般而言,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越复杂、波动性越大,则对前瞻性管理的要求越高。尚德所处的光伏产业即体现出了强烈的波动性特点。近几年,不论是上游的硅材料价格还是下游的光伏组件产品价格都如同坐“过山车”,经历了令人咋舌的大起大落。面对巨大的市场价格风险,尚德并非没有作为。当硅料价格从2006年的22美元

4、/公斤一路飙升到2007~2008年的500美元/公斤,尚德以80~100美元/公斤的价格与国外供应商签下了近70亿美元为期10年的硅片供货合同。  长期合同是用来应对市场价格风险的常用方法,但其风险应对效果取决于对价格走势的合理预期,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合同期和价格两个因素的有效组合。从表面上看,80~100美元的价格区间与当时500美元的市场价格相比已经相去甚远,但结合10年的合同期,这笔交易设计就背离了其管理市场风险的初衷。因为,这个长期合同要发挥其减低市场风险的作用,最基本的前提是未来10年内多晶硅价格不会跌破100美金。但从最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就可以发现,在过去两

5、年中硅料价格的波动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长单合同所设定的价格波动性假设。事实上,在巨大需求刺激下,短期内供应的激增导致多晶硅价格从500美元的高点迅速回落,直至20多美元的区间。  市场风险前瞻性管理不善带给尚德的是解除长单合同所付出的2亿美元损失。而对政策性风险的前瞻性管理不佳,尚德付出的是长期战略性失误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光伏产业一直是依托于国内外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发展壮大的,不论是其市场需求,还是利润空间都直接被欧美的清洁能源政策和补贴政策所左右。换句话说,政策风险是光伏企业的最大风险。政策风险是典型的机会型风险,即可能给企业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两种可能性。而以尚德为

6、代表的一大批光伏企业,似乎只看到了政策风险的积极一面,而忽略了其负向变化的可能性,即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趋坏的风险警示不断甚至已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仍然对其视而不见,继续选择扩张策略,最终导致颠覆性损失。  没有理性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度  不管一个企业一时如何强大,其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其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企业必须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设定其风险承受度的原因。企业的风险承受度就是企业不能逾越的红线,往往表现为一些定量化的指标,比如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率、安全指标等。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行驶的汽车,风险承受度就是为其

7、通往目的地划出的安全车道线。从尚德一路扩张的发展轨迹看,在其领导者心目中并没有清晰的风险承受度的概念。不管宏观环境如何恶化、企业的债务包袱如何越压越沉、盈利能力如何一再降低,尚德这辆快车却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直至完全冲出跑道,一头扎进破产重组的泥潭。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光伏业前景的盲目乐观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尚德对风险的判断。宽松的融资环境、长期的政策利好都使尚德忽视了对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同时,施正荣带有激进主义的个人风格也直接代表了尚德的风险偏好,即使外部的风险信号已经非常明显,经验主义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