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ID:15117283

大小:30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1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_第1页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_第2页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_第3页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_第4页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第二章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第一节区域大地构造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的要求,区域地震地质研究范围为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围150公里。即东经116°42´-119°28´,北纬23°06´-25°53´。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浙、闽、粤隆起带中段的东侧,属我国东部活动大陆地壳的组成部分。东部经岛弧—海沟系与太平洋板块相连(郭令智)。按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研究区自晚元古代以来,经历过前泥盆纪地槽发

2、展阶段;泥盆纪至三叠纪时期准地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该区是个长期隆起的剥蚀区;晚三叠世开始,隆起区破碎解体,形成了断陷和拗陷,接受沉积,至晚侏罗世,由于受太平洋板块生长及其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并消亡于其下的影响,构造运动进入了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有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并在断陷和拗陷中堆积了巨厚的火山—沉积岩,构成了闽东火山喷发带。在此过程中,本区形成了以长乐—诏安断裂带为主体的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动力变质带,成为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新生代时期,由于菲律宾板块对台湾岛碰撞,在研究

3、区主要表现为前期形成的构造带,继承性的断裂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一.区域航磁异常概况:拟建工程场地研究范围内,强磁异常零星而狭窄,水平拐度大,单个或成组的北东、北西向异常,错落穿插,正负异常急速交替。尽管单个异常走向各异,但总体分布组合仍为北东向的区域强磁异常走向,(图2-1)表明深部有北东向基底隆起构造存在。二.布格重力异常概况:拟建工程场地区,位于福建西部北东向上地幔凹陷区与台湾海峡上地幔隆起区之间的东南沿海重力梯级带的南段。从重力梯级带所反映的莫霍面形态,有23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

4、评价工作报告自东(海域)向西(陆地)急剧倾斜之势(图2-2),即莫霍面西侧埋藏深,东侧埋藏浅。重力梯级带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该梯级带的宽度约60-70公里,梯度变化北大南小。在泉州、漳州、云霄、诏安等地,布格异常等值线明显向西或北西方向拐折、扭曲,显示在这些地段深部存在北西向构造变异带。三.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关系分析:从上面所述的重力与磁场异常资料分析,长乐—诏安断裂带正处于地壳深部隆起与拗陷间的陡坡带上,而北西向深部构造在位于陡坡带上的拐折、转弯之处,表明浅部构造的变形受深部构造的制约。深部的动力过程,促进浅部构

5、造变形、变位,显示浅部构造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北东向深部断裂构造,是本区的发震构造,在与北西向深部断裂构造交切23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的地带,常常是研究区的发震部位。  四.地壳结构:据廖其林等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地壳厚度为28-31.5公里,可分三层(图2-3):1.上地壳,相当于结晶基底层,厚度4.49公里,弹性波传播速度为5.5公里/秒。2.中地壳,相当于花岗岩层,厚度9.20公里,层速6.22公里/秒。在中地壳下部存在一低速层,层厚2.76公里,埋藏深度13.69-1

6、6.45公里,层速5.89公里/秒,相当于康氏不连续面,在此层中常发生浅源地震。3.下地壳,相当于玄武质层,层厚13.4公里,层速6.57-6.94公里/秒。在23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下地壳下部还有一层高速“壳—幔混合物层”,表明有过地幔物质上涌,并迁移进入下地壳的热事件。区内以泉州为界,地壳与上地幔物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泉州以南,地壳厚度较薄,为28-30公里;泉州以北较深,为29.5-31.5公里,相差约2公里。而且,在泉州以北,没有发现低速层。第三节区域新构造运动一、区域新构造运动简

7、史1、早更新世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本区地壳上升,塑造了山高谷深的地貌景观。由于侵蚀—剥蚀作用强烈,本区或者缺失早更新世沉积,或者虽有少量沉积,随后又被侵蚀—剥蚀殆尽,致使迄今未能找到早更新世沉积的地表露头,在钻孔里也没有见到该地层。在龙海市港尾镇牛头山、流会村沿海海滩等地,有基性—超基性玄武岩的喷发活动。有3个玄武岩全岩K—Ar法年龄值,介于1.62±0.2~1.07±0.37百万年。2、中更新世时期23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在这个时期内,本区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地表岩石遭受风化、破碎,形成

8、风化壳。在高温多雨的间断期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经历了漫长的湿热化过程,逐渐发育红土风化壳。在沿海地区,红土风化壳厚度达10米以上。由于这一时期内地壳升降幅度不大,在漳州、漳平、龙岩、永定、三明等地的河流两岸,零星沉积了热释光年龄为234±23~171±18千年的中更新世冲积地层。在龙海市港尾镇镇海村的关头、香山、漳浦县赤湖镇二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