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ID:1512707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次观察76例颈椎病确诊病例,采用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后结合颈椎悬吊牵引,再行中医常规手法治疗,最少1个疗程(6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显著好转68.4%,好转28.9%,无效2.9%,总有效率达97.3%。结论中药手法牵引三法配合运用综合治疗,对颈椎病疗效确切。【关键词】手法;牵引;中药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症状多样、病程长,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社会上各种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确切。笔者自2007

2、年2月—2009年8月期间采用传统常规中医中药治疗,结合手法牵引辨证治疗本病例,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观察病例76例,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7岁;其中21~30岁3例,31~40岁31例,41~50岁23例,51~60岁17例,61~70岁2例;其中分型根据临床,颈型3例,椎动脉型24例,神经根型43例,混合型6例。3  1.2治疗方法本次病例均在确诊后,每次先行牵引治疗,而后施以手法,结合中医临床症状,汤药以蠲痹汤为主,辨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牵引治疗:均

3、采用坐位、颈部悬吊牵引每日1次,每次15~30min,牵引重量2.5~7kg不等,具体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情况和临床症状酌情处理。手法治疗:常用手法有揉捏法、提拿法、舒筋法、点拨法、旋转法、拍打叩击法及端提运转法等。根据患者症状每次组合反复施治,一般20~30min1次。  1.3治疗结果评定标准:显著好转: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阳性体征不明显。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变。治疗时间最短6次,最长25次,平均18次。根据上述评定标准显著好转52例68.4%,好转22例28.9

4、%,无效2例2.9%,总有效率达97.3%。  2讨论[1~3]  颈椎病在中医临床总体属“痹症”范畴,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颈部、上肢感受外邪,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以致颈肩部肌肉筋骨、关节产生疼痛、酸楚、麻木等症状,中药辨证后以蠲痹汤祛邪活经,温经活血,标本兼治。西医认为颈椎病是由颈椎劳损,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唇形骨质增生,骨关节组织退行性3变化为主要发病原因,手法、牵引治疗可使颈椎增加活动度,有利于充血水肿消退,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颈椎间盘压力,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松解粘连,牵开被嵌顿的关节囊关节滑膜

5、。手法可疏通经络,缓痉止痛,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松解肌肉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三法配合运用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治疗副作用,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中医治疗虽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临床应注意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辨证应细致耐心,分清风、寒、湿、热邪的标本虚实,注意驱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后期应适当配伍补益正气之剂。而手法治疗应确切到位,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法要适度,不可盲目粗暴,任何粗暴不正确的手法都可导致不良后果发生。同时要注意牵引时的角度,最好在正式牵引前先用双手托下颌,

6、采用稍伸、稍屈、中立三种不同角度牵引,观察患者反应,相应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同时应指导患者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治疗。【参考文献】 1曹仁发.中医推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0.  2冯天友.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32.  3金晓冬.中医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4-20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