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研究概况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

ID:15127641

大小:3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_第1页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_第2页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_第3页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_第4页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禽流感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禽流感研究概况作者:刘君,江宾,刘轶然,王旭芳【关键词】禽流感;人禽流感;A型禽流感病毒;预防 [摘要]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AI)的简称,是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病。人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感染禽流感病毒发病病例,蔓延迅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本文查阅有关资料,试图对人禽流感的病毒类型、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进行研究,以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关键词]禽流感;人禽流感;A型禽流感病毒

2、;预防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AI)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禽流感传播迅速,症状严重,一旦发病,极易造成死亡,已引起世界高度关注。本文查阅有关资料,试对本病进行综述,以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131概况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神秘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fowlplague),1918年fowlplague引起西班牙大流行曾使全球数千万人丧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此

3、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1997年,香港发生高致病性病毒H5N1毒株感染人类,导致18人严重感染,6人死亡[1,2]。2003年以来,香港、韩国、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先后出现人禽流感疫情。土耳其2006年1月上旬报告人患禽流感已死亡5人。截止到2005年12月我国共有11个省区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7人,已经死亡3人。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别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方法防止其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多个国际组织已建立禽流感检测网络系统,并强调有禽流感流行的地区

4、必须宰杀所有家禽[3]。2禽流感病毒2.1病原学和生物学特性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呈球形,有囊膜,直径80~120nm,平均为10013nm,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由8股RNA节段构成,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根据外膜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任何一种HA与任何一种NA结合后即为一种血清亚型,不同禽流感病毒亚型,甚至同一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对不同宿主的毒力也有很大差别,血凝素抗原能使病毒颗粒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上并与病毒的血凝活性有关;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体内神经氨酸的作用、使新生病毒

5、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4],对人和禽类毒性较强的是H5N1和H7N1。2.2致病性和理化特性2.2.1致病性根据其对易感鸡的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三种,无致病性禽流感不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禽类体内产生流感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感染主要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H7和H9亚型引起[5]。2.2.2理化特性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冷环境粪便中病毒至少能存活3个月,在0℃能存活30天以上,22℃水中能存活4天,56℃3h、60℃30min可灭活。较耐酸:在pH4.0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6、病毒裸露在阳光下40~48h可灭活[6]。对干燥、紫外线以及多种消毒剂均敏感,用紫外光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如裹在粪便中则对紫外光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133流行病学3.1流行病史及传染源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有H5N1、H9N2、H7N7。当前,H5N1亚型禽流感再次蔓延亚洲,疫情还在发展中[7]。人禽流感是由鸡、鸭等禽类,特别是鸡的禽流感传染给人的。所以一般是禽流感在前,人禽流感在后,发病前10天曾到过疫区,或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过密切接触者,有感染禽流感的可能[8]。3.2传播途径(1)通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出带有H5N1病毒

7、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2)通过消化道感染。进食未经高温的病禽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经被污染的手进食,受到感染而发病。(3)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7]。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不会传染禽流感。3.3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且无明显性别差异。老年人和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是否与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3.4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