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ID:15146316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_第1页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_第2页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_第3页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_第4页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例应用加巴喷丁(GBP)治疗,对照组15例应用卡马西平(CBZ)治疗,于治疗1、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结果加巴喷丁组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关键词】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 thecurativeeffectofgabapenetininpos

2、therpeticneuralgia.MethodsThirtypatientswithpostherpeticneuralgiaweredividedintotwogroups.Therapygroup(15cases)gotthetreatmentofgabapenetin,controlgroup(15cases)gotthetreatmentofcarbamazepine.AllthecaseswereassessedbyVASinthe1st,2ndand4thweek.ResultsTheVASwasobviouslylowerinthegroupofgabapenetin

3、thaninthegroupofcarbamazepineafterthetreatment.ConclusionGabapenetinprovidessignificantpainreliefthancarbamazepineinpatientswithPHN.  【Keywords】Gabapenetin;Carbamazepine;Postherpetic7neuralgia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婴幼儿期初次侵犯宿主,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脑神经元,遇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的以受累神经分布区域剧痛及相应皮肤区疱疹为特征的病

4、毒感染性疾病。本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2~3周,水痘可自行干涸,结痂,可自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急性HZ愈合自然病程结束后,仍存在后遗性皮肤疼痛。HZ神经痛及PNH,尤其后者,疼痛程度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我科于200606~200806运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06~200806对神经内科和皮肤科,且门诊随访观察2个月以上的30例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累及肋间神经16例,三叉神经8例,面神经2例,枕大神经2例,臂丛神经1例,股神经1例

5、。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7±11.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3周以上正规神经营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维生素B1100mg肌内注射,1次/d,阿昔洛韦0.5g静滴,3次/d;之后继续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维生素B1207mg口服,3次/d。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接受添加加巴喷丁(治疗组)和添加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治疗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17±15.32)岁;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6.28±13.19)岁。2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6、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CBZ组)采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治疗组(GBP组)运用加巴喷丁胶囊(迭力,徐州恩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为100mg/粒)。首量从低剂量开始,参考Rowbotham投药方法[1],第1天开始口服剂量300mg/次,1次/d,第2天300mg/次,2次/d,第3天300mg/次,3次/d,以后可根据病情每间隔2~4d增加剂量300mg/d(最高用量为2400mg/d),以疼痛明显缓解剂量为维持用药量。分别于治疗第1周、2周、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  1.3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腹痛,未行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7、。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头晕乏力、嗜睡、恶心。不良反应随治疗期的延长逐渐消失。2组均无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病例。  1.4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和治疗后VAS来反映疼痛强度的变化,治疗后VAS<3分为显效,VAS4~6分为有效,VAS>6分为无效。7  1.5统计学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计量资料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组服药后VAS均出现降低,但程度不同,且有剂量依赖性。GBP组中9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