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潮流系”

认识“新潮流系”

ID:1514651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认识“新潮流系”_第1页
认识“新潮流系”_第2页
认识“新潮流系”_第3页
认识“新潮流系”_第4页
认识“新潮流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新潮流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潮流系”(简称“新系”)是民进党内“历史最久、知性最高、纪律最严、斗性最强、路线最左、转型最快的派系”[1]。台湾开放党禁之前,它主张并积极实践体制外街头群众运动路线,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民进党成立之后,它渐转向参与选举、议会抗争及务实“台独”路线;民进党执政后,它开始探索以党辅政、党政合一、与中国大陆打交道之道。由于其理想色彩浓厚、意识形态鲜明执着、组织刚性化,人脉横跨党、政、议会、工农、学界乃至社会各阶层,因而实质成为党内第一大派系,成为影响民进党发展方向、执政路线及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在台湾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力。  一、“新潮流系”之由来  提起“新潮流系”之由来,

2、必须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时“美丽岛事件”刚被国民党当局镇压,“党外”(即在野无党籍反对势力)运动的声势暂时受挫,“残存的党外势力退缩到以温和稳健见称的康宁祥系统”[2](简称“康系”),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情况下,“康系”一时间成为党外运动的主流力量。但“美丽岛事件”也造就了三股新兴的党外势力,包括:“美丽岛事件”政治犯的家属、为政治犯辩护的律师、为党外公职人员助选和在党外杂志工作的新生代。其中前两股势力被称作“党外美丽岛系统”,民进党成立后改称“泛美丽岛系”;后一股势力中的大多数人历经演变成为后来的“新潮流系”。  党外新生代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反叛性强,知识面宽,有一定的理

3、论修养,从事党外杂志的编辑采访工作。其中一些人深信宣传、组织群众的意义,热衷于开展激烈的群众运动,特别是“美丽岛事件”被镇压令他们对体制内改革感到失望,“逐渐不耐于议会斗争的渐进路线”[3],因而不认同康宁祥的选举公职挂帅路线。他们认为,“党外”与国民党的矛盾是“敌我矛盾”,“台湾应该走向一个新国家体制的革命路线”,康宁祥等“已经和国民党妥协,已经失去党外的反抗本色,本来就不是‘美丽岛’政治运动推翻国民党权力机构的支持者”,而是“党外突飞猛进的绊脚石”,“应该退出党外革命领导阶层之外”。[4]1982年中开始,林世煜、邱义仁等党外新生代在《深耕》杂志发表系列批康文章,抨击“鸡兔同笼”,掀起党

4、外路线争论;影响所及,使党外一度濒临分裂边缘,康在党外的领导地位逐渐下降,终在1983年底的增额“立法委员”选举中黯然落选。  1983年9月,为示与“康系”路线划清界限及凝聚新的政治运动能量,党外新生代在《前进》和《生根》两大杂志系统的推动下,成立了“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简称“编联会”)。1984年,为了建立一个组织更加纯洁严密、立场观点更加鲜明、且有别于过去党外的社团形态,特别是同年5月成立的“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简称“公政会”),邱义仁等18位“编联会”成员自行创办《新潮流周刊》杂志,自此奠定了“新潮流”的派系组织基础。早期被称为“创流十八罗汉”的主要成员包括邱义仁、吴乃仁

5、、洪奇昌、林浊水、刘守成、贺端蕃、杨碧川、谢史朗、田秋堇、简锡堦、魏廷昱、吴乃德、谢颖青、黄昭凯、陈武进、刘峰松等人,其中邱义仁、吴乃仁、洪奇昌、林浊水被称为新系的“四大支柱”。  邱义仁,1949年出生,台湾台南县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和政治研究所毕业。70年代初“保卫钓鱼台”运动末期开始参与政治活动,曾为党外人士助选并任党外省议员的助理。197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习政治理论,1981年因健康和经济原因中途辍学返台,之后继续投入党外运动,先后任“美丽岛事件”政治犯家属许荣淑主办的《深耕》、《生根》杂志社副社长、《新潮流》采访总编辑,党外“编联会”会长、总干事。邱被视为新系的“总舵手”,为新系

6、的创立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一整套缜密的理论思维和运动策略,因而在派系内享有很高声望,是派系内唯一一位具一言九鼎份量的人物。邱个性“外方内圆”,“冷静沉着,决断力强,长于折冲众人意见”,与“福利国系”的谢长廷、“美丽岛系”的周伯伦一起,被公认是民进党内“最足智多谋的三大谋士”。[5]  吴乃仁,1947年生,台湾台中县人,东海大学经济系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毕业后,投入党外运动。曾任《深耕》、《生根》杂志社社长。吴被视为新系的“大总管”和“金主”,新系从十几年前的弱小派系发展成今日民进党内最有战斗力的派系,吴精于管理、算计的才能起了关键作用。由于家道殷实且作风“阿沙力”(意“豪爽”),惯于对

7、党内及派系兄弟“仗义疏财”,因而有“孟尝君”之称,个性“外圆内方”。邱、吴二人结识甚早,交情匪浅,形同莫逆,且个性互补;党外“编联会”时期,“二仁”约定“终生不参选公职”,迄今这一坚持专职政治党工的做法对新系乃至民进党的发展影响深远。  洪奇昌,1951年生,台湾彰化县人。台北医学院、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区医学研究所毕业后,执业精神科医师。1977年开始从事党外运动,曾任党外“编联会”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