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

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

ID:15157034

大小:2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_第1页
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_第2页
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哮喘病从肝论治体会【关键词】哮喘;肝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等范畴。其病理因素虽以痰为主,病位在肺,但与肝脏关系甚为密切。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哮喘病每因情绪不畅而诱发,性急、郁怒及妇女行经时加重,采用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该病,往往可以奏效,现举2例浅析如下。  1肝火上逆  案例1:患者,女,47岁,于2003年7月5日初诊。患哮喘1年。本次因性急上火,突发哮喘。症见:喘促气急,不能平卧,咳吐黄色粘痰,量多,咯吐不利,伴口苦胁痛,小便灼热,大便秘结。诊见: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数,双肺满布哮鸣音。辨证为哮喘(热哮),证属肝火犯肺,痰热壅盛。治以清热化

2、痰、肃肺平喘。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5g,柴胡15g,车前子(包)18g,泽泻15g,桑白皮15g,瓜蒌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经服3剂,咳喘减轻,继服6剂,患者上述症状、体征消失。为进一步巩固疗效,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党参18g、熟地黄18g,继服20余剂。随诊年余,未见复发。3  按:本案因性急上火而突发哮喘,胸膈烦闷,口苦胁痛,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为情志过极,肝火上冲而致肺气上逆。方中运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泻肝火、清肺热,以清肝平喘;柴胡疏肝理气以解郁平喘;泽泻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车前子、瓜蒌、桑白皮降气宽胸、润肠通便

3、以止咳平喘;加用党参、熟地黄补益肺肾,标本兼顾以求治本。如此,可使肝火降、肺气平、身体壮而哮喘自愈。  2肝郁气结案例2,患者,女,53岁,2004年8月7日初诊。患咳嗽、气喘10余年。本次因生气而诱发、加重。症见:阵发性胸憋,气喘,呼吸困难,痰多色白而粘,咯吐不利,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诊见:舌红,苔薄白,脉数。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8g,枳壳15g,川芎15g,香附15g,黄芩15g,瓜蒌30g,炙麻黄10g,杏仁15g,桔梗12g。每日1剂,分早、午、晚空腹温服。服药5剂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咯痰转利,继服上方10余剂,咳喘完全缓解,在原方基础上,

4、又加用黄芪24g、山药18g、补骨脂24g,连服月余,1年后随诊,病情稳定。  按:本案因生气而发病。肝郁气结,肝火上逆导致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喘。方中既配伍辛散解郁之柴胡、枳壳、香附等药,又配伍白芍酸柔收敛之品3,使散中有收,刚中寓柔;加用黄芩、瓜蒌等以泻肝火、清肺热;用炙麻黄、杏仁、桔梗等以平肝化痰、宣肺定喘;用枳壳、川芎、香附等活血理气之品,既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支气管痉挛,又可减轻胸憋、气喘诸症。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宣肺平喘之功。哮喘控制后,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黄芪、山药、补骨脂等益肺、健脾、补肾,以巩固疗效;并嘱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烦躁、郁怒,保持乐观的心情,以增进肝主疏

5、泄的自然职能,如此定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3体会  在气机的升降方面,肺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肃降;肝位于下焦,为阴中之阳脏,其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其气升发。如此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功能。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舒畅条达,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悦、气和志达、思维敏捷;如果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肝气阻滞,上逆于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致哮喘发作。其病情往往随情绪的波动而变化,故宜从肝论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