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

《弹力》教学设计

ID:15171298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弹力》教学设计_第1页
《弹力》教学设计_第2页
《弹力》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二节的内容。“相互作用”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后面静力学与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上一节内容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并从力的产生,力三要素这几方面研究重力。本节课是对生活中常见力的进一步研究,弹力的学习也是为后面物体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教材先分析了几个基本概念形变(明显形变、微小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弹力。前面几个概念都是为了弹力的产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在认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最

2、后介绍一种特殊的弹力——弹簧的弹力,并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遵循胡克定律。二、学情分析本次课堂的对象为高一学生。弹力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有所接触,并且在前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中已经知道了解一个力可以从力的三要素方向入手,这位本节课的展开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开头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导入,让学生在玩童年玩具中去体会,归纳形变的特点以及分类,也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本堂课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内容学习中已经实行,这为本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该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

3、的有无以及弹力方向是学生学习难点。因此在课堂中通过学生体验活动,教师讲授环节来解决。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2.知道弹力产生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进行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忆、重新体验童年玩的一些玩具,引入形变这一概念,并得出形变有两种类型,一种可以恢复原状,一种不能恢复原状。2.教师演示实验——微小形变,学生体会显示微小形变的两种方法:光放大法与力学放大法。3.通过学生活动——观察弹力方向,明白弹力的产生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引起的,

4、并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能力。2.真实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弹力产生的原因2.弹力方向的判断3.胡克定理教学难点:1.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五、教学手段课堂引入采用学生动手体验、归纳的方法;微小形变内容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弹力的有无判断采用教师讲授法;弹力的方向采用学生体验活动;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音乐《童年》欣赏音乐一方面稳定课堂,另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回味童年时光,进

5、入正题组织学生分组活动重新体验童年的玩具,并说说手中玩具的变化情况玩中学,学生归纳形变,以及形变的两种类别问题:坚硬的物体受到外力后会不会也发生形变呢?教师演示实验猜测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微小形变的放大常见有光放大法与力学放大法PPT展示图片,提问:1.什么样的施力物体才会产生弹力?2.为什么会产生弹力?3.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分开后还有弹力吗?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归纳弹力产生条件根据生活经历更好的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教师演示实验观察水球与木板的形变方向(阐述力的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等)通过明显形变实验让学生直接观物体形变方向,进而了解弹力方向组织学

6、生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合作探究真实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七、教学评价1.习题评价(1)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弹力B.物体只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发生形变C.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一旦撤去外力形变就随之消失D.只有产生了明显的形变,才产生弹力(2)一杯茶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实际上作用在茶杯上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茶杯的重力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

7、产生的(3)在一根长L0=50cm的轻弹簧下竖直悬挂一个重G=100N的物体,弹簧的长度变为L1=70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若再挂一重为200N的重物,弹簧的伸长量将为cm。2.实验方面评价1)弹簧秤读数2)操作是否规范3)作图是否准确4)能否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八、板书3.2弹力一、形变1.概念:2.种类:(1)弹性形变(2)塑性形变3.微小形变(光放大法与力学放大法)二、弹力1.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弹性形变2.方向:(1)支持力(2)压力(3)拉力三、胡克定律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单位N/m)九、教学反

8、思1.教学流程本节课以罗大佑《童年》作为引入,唤起学生童年的美好回忆,接着乘热打铁,让学生亲手体验童年玩具,从中引出形变,并且形变有可恢复的和不可恢复的,得到弹性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