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

ID:1520729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_第1页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_第2页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_第3页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腺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共同特征为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痛、呕吐和血清淀粉酶增高。发病与胰液外溢入胰腺间质及其周围组织有关,疾病初期常易被忽视或误诊。近年来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是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因,临床特点和诊疗与成人有所不同。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AP患儿16例,占同期住院患儿0.8%,现将该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

2、例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13.2岁,平均9岁。1.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呈持续性,并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与胃、十二指肠分泌液。严重病例除急性重病容外,可有脱水及早期出现休克症状,并因肠麻痹而致腹胀。由于胰腺头部水肿压迫胆总管末端可出现黄疸,但在小儿则罕见。轻度水肿型病例有上腹压疼(心窝部或略偏左侧),可能为腹部唯一体征。严重病例除腹胀外,腹部有压痛及肌紧张而以心窝部为最明显。个别病儿的脐部或腰部皮肤呈青紫色,系皮下脂肪被外溢胰液分解,毛细血管出血所致。4本组病例腹痛12例,呕吐12例,发热10例

3、,腹泻5例,黄疸2例,腹部压痛10例,反跳痛4例,腹膜刺激征3例,肠鸣音减弱3例。1.3辅助检查血淀粉酶(Ams)测定用对酶基苯酚麦芽糖法,正常值0~95u/L。16例中血Ams增高10例,其中5例<200u/L,4例<500u/L,1例最高达1024u/L;尿Ams检查(方法同上,正常值0~490u/L),16例中增高9例,其中5例<800u/L,3例<1000u/L,1例最高达6050u/L,血钙检查4例<1.87mmoL/L,腹部B超检查胰腺异常7例,胆总管囊肿1例,CT检查胰腺异常4例。1.4诊断:1.4.1临床症状

4、多发生在4岁以上小儿,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腹压痛。小儿急性胰腺炎1.4.2淀粉酶测定常为主要诊断依据,若用苏氏(Somogyi)比色法测定,正常儿均在64单位以下,而急性胰腺炎患儿则高达500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3小时后即可增高,小儿急性胰腺炎并逐渐上升,24~28小时达高峰以后又渐下降。尿淀粉酶也同样变化,但发病后升高较慢,病变缓解后下降的时间比血清淀粉酶迟缓,且受肾功能及尿浓度的影响,故不如血清淀粉酶准确。其他有关急腹症如肠穿孔、肠梗阻、肠坏死时,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过300~500单位。1.4.3血

5、清脂肪酶测定在发病24小时后始升高,持续高值时间较长,可作为晚期病人的诊断方法。正常值为0.5~1U(comfort)。41.4.4腹腔穿刺严重病例有腹膜炎者,难与其他原因所致腹膜炎相鉴别,如胰腺遭到严重破坏,则血清淀粉酶反而不增高,更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此时如腹腔渗液多,可行腹腔穿刺。根据腹腔渗液的性质(血性、混有脂肪坏死)及淀粉酶测定有助于诊断。1.4.5B型超声波检查对水肿型胰腺炎及后期并发胰腺囊肿者的确诊有价值,前者显示胰腺明显增大,后者显示囊性肿物与胰腺相连。1.5治疗全组给抗生素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或氯林可霉素,并加

6、用甲硝唑抗厌氧菌,禁食1~15天,平均7天,抑制胰酶分泌:阿托品0.01mg/kg/次Q8hiv,西味替丁6~10mg/kg/次Q12hiv;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腹胀者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超过3天者给予脂肪乳剂和胃肠外营养,3例症状较重者给予善宁0.05~0.1mg/次iv,Q8h治疗。1.6病程最短5天,最长16天,平均10天。2结果痊愈出院15例,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转到外科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全部病例无后遗症发生。3预后4急性胰腺炎五般经过非手术疗效约3~7天后,症状消失,逐渐痊愈。出敌国、坏死型胰腺炎则病情严重,

7、病程较长,可因休克死亡,亦可形成局限性脓肿,并可后遗假性胰腺囊肿。小儿急性胰腺炎比较少见,发病与胰液外溢入胰脉间质及其周围组织有关。现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药物、胰分泌管阻塞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或暴饮暴食有关。至少半数以上是由腮腺炎病毒或上腹部钝伤引起,仍有30%病例找不到病因。有关资料认为急性胰腺炎有着急性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胰腺炎五般经过非手术疗效约3~7天后,症状消失,逐渐痊愈。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则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可因休克死亡,亦可形成局限性脓肿,并可后遗假性胰腺囊肿。4讨论过去普遍认为小儿AP发病率不高,对

8、小儿AP的认识和警惕性不高,误诊率较高,文献报道误诊达18.19%[1],本组病例显示AP占3年住院患儿的0.8%,即AP患儿并不少见。我们认为小儿AP的诊治体会有以下几点:①小儿AP症状不典型,婴幼儿更以哭闹为主,查体不配合,腹痛、压痛、反跳痛、呕吐是常见表现;②血尿Ams增高是诊断小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