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ID:1521156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_第1页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_第2页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作者:陈黔,魏玲,王玲,石敏【关键词】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是肾脏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鉴别意义重大。临床上,往往广泛地采用相差显微镜等进行形态学分析,国外学者还建议使用血液细胞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尿红细胞分布曲线的分析等。前述一法重复性和特异性较差,前述二法设备要求较高、分析费用较高,均不宜在普通医院和患者中推广应用。本文以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MCD)对在本院相关科室就诊的65例血尿患者之血尿来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与鉴别,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

2、本来源3将65例血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肾小球性血尿(G-HMT)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例;该组患者均经肾活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非肾小球性血尿(NG-HMT)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8岁;原发病分别为泌尿系结石9例、肿瘤8例、尿路感染5例、肺心病4例、术后感染2例、肾移植2例;该组患者均经膀胱镜、X线、B超、CT或手术等方法确诊。  1.2试验方法留取患者晨尿10ml,15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留下0.5

3、ml沉渣用以涂片;涂片干燥后,姬-瑞染色,并选择红细胞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以目镜测微仪,在油镜下依次测定500个尿红细胞直径,求其平均值,以um为单位进行计算[1]。另外,患者末梢血涂片测定法同上。计算两组数据±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65例血尿患者中,其尿MCD的(±s)值在G-HMT组和NG-HMT组中分别为5.46±0.51、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1±0.53、5

4、.46±0.51,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N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2±0.54、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近年来3,临床上常常依赖尿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以鉴别血尿。此法简单、快速、无损伤,但结果受检验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重复性较差。于是,学者们提出了应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检查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以便客观地鉴别血尿的来源等检验方法,但因设备价值较高,致使检查费

5、用较高,无法普及与推广。本次试验采用“尿红细胞测微技术”(即尿MCD法),同样达到了鉴别血尿的目的,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并克服了上述两法的弊端;其具备“设备简单、取材便捷、操作快速”等特点,适合在中、小型实验室广泛推广。  2.3分析G-HMT中MCD变小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畸形数目增加、体积变小所致。MCD的改变是肾组织物理渗透性和化学性损伤的综合结果。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可将(NG-HMT)MCD下限确定为6.1um;当尿MCD<6.1um时,提示为G-HMT;当>6.1um时,提示为NG-HMT。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92%和93%[2]。【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37-570.  [2]张雅萍.尿红细胞平均体积鉴别肾小球与非肾小球性血尿[J].中华肾脏病学杂志,1992,8(2):7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