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ID:15268737

大小:2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_第1页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_第2页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_第3页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_第4页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线性动力学试题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根据极点类型画出平面系统的相图(1)图形如下(2)图形如下(3)图形如下(4)极限环和焦点如下1、解:令得平衡点为x=0,y=0,即(0,0)为平衡点,因此平衡点的线性化矩阵为令det(A-λI)=0,得,,其相应的特征向量为,,所以其中心子空间为,稳定子空间为。由于特征值出现零解,非线性系统的中心流形为且满足设,带入上式,并比较x的同次幂,可得,于是有:原点(0,0)的稳定性为:a<0时,原点(0,0)是渐进稳定的;a>0时,原点(0,0)不稳定;a=0时,要利用的更高项近似来判断。1、解:令,,假

2、设系统的振荡周期为,可以得到,因此满足系统方程的一组周期解为:,。将该周期代入Floqent稳定性判据中得到loquet乘子为,即:,根据Floquet理论所描述,Floquet乘子与系统分岔行为的关系:当有且仅有一对复数共轭的Floquet乘子穿越出单位圆时,系统发生Neimark-Sacker分岔。所以该系统是不稳定的。2、解:令得平衡点为:其Jacobian矩阵为:由于离散系统含两个参数和,设=1,则离散系统平衡点为在平衡点(,)处,则有行列式=0,即有当时,系统的特征值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根。这时可以

3、判断(,)是不稳定结点。在平衡点(-,-)处,则有行列式=0,即有这时系统有一个正特征值和一个负特征值,该平衡点是鞍点。因此在=0是鞍结分岔点。图1=0.3时,变化时分岔图从分岔图中可以看出,当在0.38出现分岔,而在0.9左右时会出现倍周期分岔,在此以后逐步出现倍倍周期分岔,然后进入混沌状态。1、解:把该系统改写为二维的形式为由于系统中有两个参数b和ω,所以分析时先给一个参数取值,然后另一个参数变化时,画出分岔图形。当b=0.3时,ω变化时,Duffing系统分岔图图1b=0.3时,ω变化时,Duffi

4、ng系统分岔图当ω=1时,ω变化时,Duffing系统分岔图图1ω=1时,b变化时,Duffing系统分岔图6、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直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的行为(尤其是长时期行为)成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必然手段。电力电子电路是一个强非线性时变系统,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用非线性方

5、法来分析与设计电路。为了方便起见,电力电子电路通常被描述成分段线性的开关式电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着不同的拓扑。一般而言,电路的拓扑个数是固定的,而且每个拓扑都以周期的方式工作。同时,为了加快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周期,简化模型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简化的模型总是以牺牲精确度为代价的。众所周知,闭环的稳定性与瞬态响应是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的两个基本要点,一个能够直接进行频域分析的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电力电子系统建模技术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如何获得一个适合于频域分析的线性模型上。例如,状态空间平均法就是一个满足

6、上述要求被开关式变换器广泛采用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中,这些平均模型几乎都被线性化,直接进行拉普变换或是频域分析,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变换器控制级的设计与动态特性的评估。电力电子工程师们经常会遇到诸如次谐波振荡、周期跳跃、拟周期运动、分叉以及混沌等现象。大多数电源工程师们在调试开关式调节器时会发现:当电路的一些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如输入电压与反馈增益,系统的输出会变得杂乱无章。对于这些奇异现象一般采取的措施是通过调节电路元件的参数来避免它们的发生。长期以来,确定论以及线性论的知识结构指导我们的思路,因此这些现

7、象依然保持着某种神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如果线性化的模型能够保证达到设计要求,那么似乎没有必要来研究诸如混沌及分叉等非线性现象。但是,在电力电子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行各业对电力电子系统与设备在功能、可靠性及性能上的要求日益高涨的今天,深入研究电力电子电路中的非线性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一方面,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给我们所观察到的不规则的电路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如果这种非线性的运行模式(混沌运行模式)能被透彻地理解,那么可以利用许多未曾使用过的非线性控制策略来解决许多实际的工

8、程应用问题。文献[1]首次提出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从此以后,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刚开始研究对象主要是DC/DC变换器,文献[2-4]对Buck、Boost变换器分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系统中存在不稳定,次谐波和混沌现象;文献[5]研究了用离散时间映射的方法分析DC/DC变换器的分叉和混沌,电压控制模式的Buck变换器的二次分叉和高周期轨道,并分析了非光滑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