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

ID:15268782

大小:2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_第1页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_第2页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_第3页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牧文化的交融968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师导入】:历史的学习,要会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图片包括历史上的图片,历史地图等。我们先看看怎么样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第一环节】1.教师出示北宋的历史地图:(1)这是什么时候的地图?你怎么看出来的?(2)从这幅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你还可以延伸出那些信息?2.教师出示南宋的历史地图:(1)这是什么时候的地图?你怎么看出来的?(2)从这幅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你还可以延伸出那些信息?3.对比南宋和北宋的地图:(1)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宋、辽、西夏、金,这些政权在当时地域上有哪些变化?你

2、认为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这些事情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快速阅读课本,本课讲述了哪一段时间,哪几个朝代的历史。4.出示年代尺并阅读:(1)那几个朝代?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朝代、都城、人物、时间)?(看书,找到并画起来?了解五代十国)(2)从年代尺上看,这段时间有什么特点?(汉族和游牧民族共存,政权并立)(3)如果,在当中划出一条线,南边是南宋和北宋,那么北边应该是什么呢?(4)南北之间有什么不同?(活动区域:游牧民族偏北,农耕民族偏南。)(5)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对两种民族文化将会有什么影响呢?(6)认

3、识游牧民族:见幻灯片4【第二环节】【教师引导】:不久前,找到了北宋时期的两个花瓶,只是它们产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地方。一个是宋的,一个是辽的。只是弄混了。1.教师出示:两个花瓶(宋朝花瓶和辽国花瓶)(1)哪一个是宋朝的花瓶,哪一个是辽国的花瓶,说说为什么这么判断?(形状、花纹等)(2)你能够从二者中判断出哪些历史信息?(3)综合一下,下个关于这两个花瓶引出的结论。【教师总结】:当时有了一定的文化交融,有了相应的农牧文化交融的产物。除了在生活上的这些,还有哪些方面有文化交融的烙印?2.阅读材料:(1)从材料中看,主要在哪

4、些方面有了交融?交融成什么样?(2)从材料判断,你认为它们是通过哪些途径交融成的?你怎么看出的?【教师小结】:我们发现农牧文化的交融主要通过战争、经济交流和社会生活影响等。进而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生活方面,都有了农牧文化各自的印记。教师出示材料:在当时,有这么一种现象,从中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宋朝时,契丹人的食品乳酪因其风味独特,制作方便,探受汉族百姓的欢迎,甚至传入了宫廷。契丹人的服饰、鞍辔美观大方,为中原百姓所仿效。游牧民族的乐器如胡笳、羌笛、琵琶、胡琴等与音乐相随也进入了中原,与汉族音乐交融杂糅……【教师

5、小结】:农牧文化的交融不是单一方向的,是相互的。4【第三环节】1.教师引导:(出示图片:政治制度上的融合)(1)从辽国的政治制度上,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北面官用州县制管理农耕民,你认为这部分农耕民是哪里来的?有几种可能?(2)学生猜测并说明【教师引导】: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主要经历了那几次战争?(1)阅读课本:哪个朝代的哪些战争?(教师简述:这是农牧民族之间的战争,这是一种融合,只是这样的融合手段显得暴力了一点。也就是说,这样的融合方式有暴力的也有文明的。)(2)出示图表,这些战争主要出现在以下圆饼图的哪个时期呢?

6、(看书回答)【教师引导】:在辽宋的战争中,最后签订了一个盟约,就是《澶渊之盟》。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盟约。阅读《澶渊之盟》: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此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教师引导:(1)在此,你还可以看出哪些交融的途径呢?(战争、经济交流、社会生活影响、贸易、和亲、改革、杂居)(2)你怎么评价澶渊之盟?(“盟约”与“合约”或者“条约”)【教师说明

7、:当时大宋一年的赋税收入是一亿两,十万,不过0.1%的GDP,绢的概念大概也是如此。但如果两国开战呢?宋打一年的军费是五千万两。更可怕的是两国互市。当时的辽,基本是今天中国东北一代,几乎没有什么农耕贸易,主要以游猎为主,唯一能够出口的就是马匹。然而宋朝的手工艺品,几乎都是辽人,特别是辽贵族阶层的必需。互市的结果就是巨大的贸易顺差,宋朝的钱越来越多,马匹越来越多,而辽国基本就被掏空了。以至于宋朝中期时,辽国萧太后下了圣旨,谁再敢卖马给宋朝,就满门抄斩。】教师总结:(1)“交”的几种方式。(2)也正是如此,才促进了“融

8、”。4【第四环节】【拓展】:“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教师引导】: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秦汉时的北方匈奴;隋唐时的突厥;宋朝时的辽、金、蒙古民族。)【教师总结】:(1)根据板书:农——牧——交——融(2)关于文化的交融,这是一种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