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

ID:15328624

大小:79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_第1页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_第2页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_第3页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_第4页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_第5页
资源描述: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北美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上海卷)(八)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16.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①凌汛②水土流失③河岸决堤④水位暴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A.北太平洋西部B.北太平洋东部C.北大西洋东部D.北大西洋西部【答案】16.C17.D【解析】16.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凌汛、水位暴涨甚至河岸决堤,水土流失不易发生。17.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读图可知该河流

2、是从五大湖地区流向东北方向,则可知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渔场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位北大西洋西部。【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世界地理、河流和渔场。(2011年高考山东卷)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

3、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室内分析(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表3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答案】(4)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

4、;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解析】(1)从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特点: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影响因素:R地距海较远点且位于河流谷底,所以得出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和地形(2)B大于A,理由B处山腰地带,气温低水汽易凝结A处地势较低的山麓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B大于C,B处山地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C处雨隐区,水汽较少且下沉气流绝热增温,水汽不易凝结。(3)大盐湖位于山间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且伴随全球升温冰川消退,湖水补给不断减少

5、;蒸发强烈;由于是内流胡盐分随地表径流在湖中不断积累(4)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但浇水少,冬季温和湿润,地处河流谷地,有灌溉水源,土壤深厚且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耐旱)和园艺业;大盆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年温差大,降水稀少,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水源不足,土壤贫瘠,适宜畜牧业和灌溉农业。(2011年高考福建卷)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4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

6、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8分)(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

7、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解析】(1)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