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

ID:15366078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_第1页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_第2页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_第3页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 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价格上涨通胀预警升级多个部门预留政策弹性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中新网8月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内地的通货膨胀并不会很快到来,但国家发改委、央行等主管部门近日对通胀风险的预警却在升级,频频对未来

2、价格上涨压力作出警示,并开始预留一定的政策弹性,未雨绸缪。分析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对未来通胀有所关注,适时推出应对措施,旨在防止滞胀、二次衰退等后果。-----------------------------------------------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3、------------------------------------  央行早在《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就提出,内地CPI将在下半年走稳,且存在反弹可能,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内需回升,流动性宽裕,令通胀预期有所显现。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出席中国价格论坛时表示,未来价格走势有望进一步好转……但流动性供应充裕,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逐渐显现。这是内地价格主管部门首次预警未来价格上涨压力。  央行有关负责人当天接受访问时也首次提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

4、行动态微调;同时,针对当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的状况,未来需要把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适宜、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两大主管部门接连表态,三星经济研究院宏观组首席研究员马兹晖指出,多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正在积累加强,通胀可能卷土重来。-----------------------------------------------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

5、-----------------------------------------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马兹晖认为,至少三大因素可能引发通胀。第一,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可能成为引起通胀的主要因素。仅上半年,银行新增信贷即达7.3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8.5%,远远高于7.1%的GDP增幅。  第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强劲反弹,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胀,并向产品线下游扩散。第三,国际金融体系暂时企稳

6、,数万亿美元救市资金可能流入实体经济,引起全球性通胀。而中国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热钱流入,央行就被迫增发人民币买入外汇,从而增大通胀压力。  马兹晖认为,温和通胀有助于经济复苏,CPI上涨2%-4%,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快经济复苏。但如果在全面复苏前出现通胀,政府将面临两难的政策困境——反通胀必须紧缩信贷,但会打击复苏,甚至引起二次衰退;而如果出现“低增长、高通胀”,中国经济会陷入滞胀。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7、---------------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最

8、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