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ID:15371184

大小:3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2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_第1页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_第2页
资源描述: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雷科普知识讲座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产生的危害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几十亿美元,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一.雷电的危害形式通常雷击有四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与球形雷二、雷电的基本过程电闪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

2、积雨云云层界面所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位差达到1万伏特时,大气就会发生电离而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由于在十万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里,1万至10万安培的峰值电流在直径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通过,所以闪电通道会迅速增温至几万度,并产生爆炸式膨胀。闪电通道在以30~50个大气压向外膨胀过程中,形成了冲击波,以5公里/秒的高速度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衰减为声波,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隆隆雷声。此时,炽热的高温使闪电通道内的空气完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电闪。因为光速快于声速,所以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电闪,后听到雷声。雷电的基本知识(一)雷电的产生

3、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二)雷电的分类

4、按极性的不同:正地闪;负地闪从形状的不同:线状、带状、球状闪电、蛛状闪电等三、雷电的主要特点l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几十万安培。l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秒。l雷电流变化梯度大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微秒。l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四、个人怎样预防雷电l室外防雷1.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汽车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将车的门窗关闭好躲在里面,这也是很安全的。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体。2.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

5、尖耸、孤立的物体。不要躲在变压器下大树下或者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里避雨。3.在空旷场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应尽快离开铁丝网、输电线路和金属晾衣绳等。4.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6.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

6、放膝上,身向前屈,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7.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8.现在手机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通信工具,虽然防雷界对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能引雷的观点存在争议,但触目惊心的雷击事件依然提醒我们:雷雨天气不要在地势较为空旷或者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手机!l室内防雷1.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尽量远

7、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2.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3.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4.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没有防雷措施的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为了采热需要,太阳能热水器通常安装在屋顶高处,但这一点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在雷雨天气里更容易遭受雷电袭击,不但会造成太阳能集热板的毁坏,还会使大的雷电沿着电源线路、输水导管等直接通入室内,使室内人员或家用电器遭到雷击。五、雷电防护的措施常规防雷电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

8、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