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

ID:15598637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4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_第1页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_第2页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_第3页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_第4页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默草原 第二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静默草原》(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和句子。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用三角号标出课文线索语句,用直线标出文中表达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用曲线标出草原人以欣赏的眼光欣赏草原的语句,用括号标出文中写草原特点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在本子上。3.结合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二和“词句品味·积累”预习课文,在笔记本上写发言提纲。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

2、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学目标: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和积累、比较和探究、集美成文的创作中,深入理解“静默草原”的内在美,情感美。评价任务:1.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本文对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明显表明作者是用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的句子。。2.能够合作交流,从写法、内容、线索、草原特点与感受等方面,探寻“静默”

3、的内涵,理解作者为什么以“静默草原”为题。3.摘用文章美句,创造同名微型美文。教学过程:明确语文课堂三说三记:三说:有根有据地说话,说完整的话,说别人没说过的话。三记:记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记他人合理的补充,记规律性的总结。复习背诵《敕勒歌》导入新授《静默草原》。导入语: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散文诗《静默草原》。本课主要有两个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特色语句。2.训练多角度解说文题和文中集美的能力板块一、读自由朗读课文。积累:1.文章对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提示:用横线标出)2.文章明显表明作者是用草

4、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的句子。(提示:用曲线标出)时间:5分钟【交流明确】PPT小结:草原感受句D2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D4草原没有(新景物可观)。D5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D6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D8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D10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D1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D11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D11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D11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

5、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D15(草原)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提炼:草原特点——辽远而苍茫;城市人和游客看不到草原的美,只感到自己的渺小;草原人(包括我)用心感受草原的美,在静默中观望未来。PPT小结:以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句D5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D11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D13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提炼:“我”和草原牧人用心感受草原的美,“我”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表

6、达自己对草原的爱。【过渡语】初步的阅读让我们领略了草原的辽远和苍茫,了解了草原人以欣赏的眼光欣赏草原的感受。那么现在,让我们沉下心来共同探寻“静默”的内涵,思考作者为什么以“静默草原”为题。板块二、探探究并解说文题。请结合文中关键性的词句,说说你对“静默草原”的理解。提示思考角度:写法,内容,线索,草原特点与感受等方面。要求:分组活动,合作探究。每小组一个探究主题。时间:5分钟【活动前的小组探究指导】1.写法小组:找出具体的写法,分析它的作用。2.内容小组:从写作思路和结构入手,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然后再归纳。3.线索小组:找出线索和具体的线索句。本

7、文的线索句有的较明显,有的较隐晦,找时要擦亮眼睛。4.草原特点与感受小组: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找出草原的核心特点词句,再找出草原的这种特点给人哪几种感觉,这些感觉分别体现在哪些语句上。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及点拨:【内容】赞美草原的散文诗。描写草原景物的语句很少。作者以感悟为主,在对草原独特的情感基础上,在静默中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写法】1.对比写法。对比一:草原给人的心理效果——“惊慌”,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对比。强调草原没有丰富多彩的景观,突出草原辽远苍茫的特点,过于强大的单一和辽阔给人极大的心理震撼、

8、震慑。“惊慌”就是这种震撼、震慑下特有的心理效果。下文的“不自由”和“局促”也是这种心理效果的表现,只是“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