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ID:15605770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4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_第1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_第2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_第3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_第4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摘要]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给区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法分别核算了2007-2011年区域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状况。计算的结果表明,在核算时间区间内,京津冀区域的生态足迹在逐渐增大,生态承载力在不断降低,总的生态赤字和人均生态赤字均在逐年升高;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区域的生态平衡主要依赖外部区域的资源供给。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京津冀区域  doi:10.3969/j.issn.1

2、673-0194.2013.23.019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23-0036-05  1引言  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也称生态空间占用,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等在1992年提出,之后Wackernagel(1996)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Productive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

3、家或者全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或者所排放的废物应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法实际上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定量测度方法,它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些物质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来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并根据这个差值的正负定义为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的计算包括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两方面。生物资源消费主要包括林产品、农产品、水产品以

4、及动物产品等;能源消费包括煤、原油、柴油、汽油、天然气等。从生态足迹的构成要素不难看出,其反映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变化能够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四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足迹法虽然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但体现的理论思想深刻,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的生态经济学者所接纳。在国外,一些学者采用生态足迹法对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如研究意大利的生态足迹、奥地利的生态足迹、澳大利亚的生态足迹、秘鲁的生态足迹、中国和印度生态足迹的对比、多个国家和全球范围的生态足迹。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

5、中于一些省、市、区域的生态状况,如研究甘肃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西安市的生态足迹、成都市的生态足迹、唐山市的生态足迹、开县的生态足迹。国内外的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生态足迹的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直观而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生态状况,同时也进一步表明生态足迹方法应用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11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2万亿元,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经济发展的第三

6、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的人口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区域生态造成巨大压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京津冀地区人口数量为104404794人,占全国人口的7.79%;而区域面积为21.71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6%。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被城市建设所侵占,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压力使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下降。在这种新形势下,当前京津冀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现实状况到底如何,这是政府和百姓都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将采用生态足迹法来对京津

7、冀地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估。  2生态足迹法计算步骤  生态足迹法具体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人均年消费量。  (1)根据区域或者国家特点来划分消费项目。  (2)计算区域各项消费的年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  第二步,计算生产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将各项资源或产品的消费折算成实际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计算公式为:  ai=ci/pi(1)  式中,pi为生产第i项消费项目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kg/hm2)。  第三步,计算生态足迹。  (1)

8、通过均衡因子计算各消费项目的人均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2)计算人均生态足迹总和。  (3)计算地区总人口的总生态足迹。  第四步,计算生态承载力。  (1)计算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2)计算产量因子。相同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在不同区域的生产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计算土地总产出时,需要计算区域各种类型土地的产量因子。  (3)计算各类人均生态承载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