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ID:15667766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_第1页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_第2页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_第3页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云安县石城镇中心小学樊志强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室教学以外,学生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包括校内有组织进行的、在校外参加的与教育有密切联系的活动,同时也包括家庭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体育的课外活动,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有组织的身体锻炼;对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课余训练;运动比赛。在这些活动中,早操、课间操,是学校作息制度中的体育活动,课间操是在课堂教学中间进行的,统称课外体育活动。那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以外,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开展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呢?应该注意什么问

2、题呢?我个人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问题,是开展好体育课外活动基本条件。一、充分认识学生对体育课外活动参与的自愿性原则这里讲自愿性,并不是学生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在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无特殊境况必须参加。学校每天有一小时规定的锻炼内容,如果不参加就难以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因地制宜的问题,场地、器材等等。因此,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还是以统一组织为主,在课外体育活动中,4应贯彻自愿的原则,逐渐加大学生自我需要的选择性和自由度。1、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3、通过体育、卫生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深刻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2、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儿童天性好动,游戏是他们生活的伙伴,正确引导和指导学生对游戏产生兴趣,逐渐形成自觉参与。3、加强纪律教育。有些体育活动是学校根据有关教育法规所确立的,学生不能以“自愿原则”为理由,违反学校的规定。二、对学生参与的活动项目做到科学设置,全面兼顾、全面发展原则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一般是以兴趣为主要动机的,但应通过活动使他们懂得,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全面锻炼身体,而且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1、在

4、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比如:体育锻炼内容,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均衡成长;全面提高身体机能。使之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情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2、要避免长时间地做静力性的锻炼,拔河和举重物在低年级不宜采用或严格规定重量和时间。3、全面发展原则,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多一些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项目,而是要注意不能单纯从兴趣出发,而不考虑身体的全面发展。4三、科学设置课外活动锻炼的量度,充分让学生对参加体育课外活动锻炼适量性原则的认识体育锻炼活动不能像其它工作,在一天内把几天的事情做完

5、,若在一天内活动量过大会有损健康。锻炼效果的好坏,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能量消耗的恢复和超量补偿。1、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对各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要求,要按照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规律,科学地安排锻炼计划,要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运动负荷。2、要注意锻炼中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指标测定,要把学生在自我感觉和生理测定结合起来,同时,要把学生的运动负荷与调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对锻炼要求结合起来。四、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要做到循序渐进体育锻炼要严格遵守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由轻到重,逐渐增加负荷量和强度。实践证明,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只有逐步提高要求

6、,在超量恢复的基础上,才能使体质逐步增强。如果始终在一个水平上进行锻炼,实质上是循而不进,体质也只能保持原有的水平上。反之,不科学地增加负荷量和强度,必然是欲速则不达,而且对身体有所伤害。1、每次体育锻炼都要根据生理活动变化规律,做好准备活动,量由少变大,强度也是由弱到强达到运动高峰,使机体有所刺激又不感到十分疲劳,再使运动负荷逐渐下降,做好放松运动。2、4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境况,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五、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要做到经常性体育锻炼促进人的机体发展和增强,只要持之以恒

7、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有效地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如果不能坚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效果必然不会理想,甚至体质下降。1、把体育锻炼列入每天的日程表中,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坚决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惰情绪。2、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还有一是受益,二是乐趣。学生参加只参加体育锻炼而见不到明显效果。其锻炼的积极性自然下降;另外,枯燥、劳累的体育锻炼,“兴趣神经”抑制,使学生们感到体育锻炼乏味,久之产生厌倦,不能坚持体育锻炼。因此,在锻炼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时间上都要认真考虑,引导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

8、炼,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总之,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应做到通盘考虑,充分认识。对于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更要做到因地制宜,从多数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也应兼顾个别学生个别发展原则。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力求达到体育课外活动应有效果的体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