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

ID:15717370

大小:2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5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_第1页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_第2页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_第3页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_第4页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寻根文学审美形态的多样化  摘要:80年代的寻根文学使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发生了“雪崩式的巨变”,它以向传统回归的方式挣脱了文学创作被时代语境所束缚的尴尬局面,借助“文化”的外衣,实现了文学向自身回归的历史性转变。尤其是寻根作家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使附着在民族文化内蕴上的审美意识在当代得以复苏,并促进其审美形态的多元化的产生。  关键词:寻根文学审美形态多样化  1985年前后寻根文学的崛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带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转向和审美空间的大量释放,也导致了中国当代文学表现领域的转移和疆域的大规模拓展”{1}。 

2、 以韩少功、李杭育、贾平凹等为代表的寻根作家们将艺术视野投至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找寻其源流与精华,接上了地气。而这种文化寻根不仅是审美意识里潜隐着的历史因子的苏醒,更是其以现代意识来审视并重铸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由于作家主体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审美理想,致使“‘寻根文学’作家创造出的审美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2}。  一、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  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的阿城曾于1985年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一文中提到:“若使中国小说能与世界文化对话,非要浸出丰厚的中国文化。”{3}他的《棋王》则立足于中国道家的文化视角,通过对主人公

3、文化人格的审美塑造,传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  知青是“文革”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1968年底,毛泽东的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4}的指示,掀起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更是成为对知青们前往农村前程的大胆预设。至此,劳动、革命成为知青们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内容,而关于对吃、穿、住乃至情爱等最基本的人类欲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却被视为“资产阶级的腐朽之物”,予以否定。但是,阿城的《棋王》却塑造了一个有着正常生存、生理欲求且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距离的“奇人”王一生,而他与传统道家文化的相交融,则体现出

4、一种追求无为而为、旷达淡泊的人格境界。  《棋王》里的主人公王一生在日常生活中只关注两件事情:“吃饭”与“下棋”。他生逢“文革”年代,是位下放知青。由于家境的贫困,他常常饥不择食,于是将自己所有的生存欲望都集中在“吃”上。可以说,王一生当时离开城市,下放去农村的根本目的并非是受“文革”的思想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实则是为了“填饱肚子”。由于父母“走”得早,即便是初中毕了业,要想在城里混口饭吃也绝非易事。因此,他去农村插队就是为了“吃”。  由于“文革”的劫难,许多知青都承受着身心上难以言说的“不痛快”,他们或“沮丧”“迷茫”,或“颓废”“哀怨”,

5、而此时的王一生却总表现得与众不同――“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5}。王一生虽也身处“文革”这乱世,但红卫兵的派系冲突、农村生活的清苦等等,丝毫都没有侵扰他平静的内心。他只愿“呆在棋中”,将自己与世俗的“不痛快”统统隔离,遁入别一自足的精神世界。此时,“棋”就成了他的全部生命,而“下棋”也就成为他唯一的追求;反过来,“棋”因为他的生命贯注成为一种灵体,“下棋”也同样显示为一种生命的展现,并蕴含着传统道家的精神:下棋与道家一样,是要讲阴阳之气的。“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太盛则折。”“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

6、,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6}正是由于王一生对棋道有着独特的领悟,在棋赛之时,才可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棋艺。小说中,政治事件与社会矛盾被作者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却真正影响到王一生的为人处世乃至精神世界:道家文化中的淡泊宁静、无为而为、身处俗世、不耻世俗的“超脱境界”,这是王一生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更是小说所要建构的文化立场,尤其是在那个“派仗遍地”“烽火连天”的动乱现实中。王一生把他的全部精神贯注于“棋道”,并以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赢得了人生,也赢得了自我。  如果说阿城的《棋王》通过塑造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格形

7、象,传达出传统文化所独特的魅力,藉此完成了对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并实现对当代生存困境的解脱与超越,那么,李杭育的创作则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激流碰撞中,挖掘着“生活的深”,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着生活在“葛川江”上的“最后一个”,展现着他们身上所特有的质朴、坚毅、忠诚等人格魅力,“做一部关于‘葛川江文明’的大文章”{7}。  在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中,当现代工业文明正以快速的步伐侵袭着古老的小柴村时,许多渔佬儿们都已纷纷上了岸、转了业,而唯独福奎一人固执地坚守在江边,靠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捕鱼为生。尽管,此时的葛川江已被年年的污染弄得面目全非,江中

8、的鱼儿更是寥寥无几,就连跟他在一起生活了八年的阿七也终因嫌他不能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