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

ID:1589280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_第1页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_第2页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_第3页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摘要】清代的陕甘西北回民起义是研究回族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做一概述【关键词】清朝;回民起义;原因一、清朝陕甘回民起义简介陕甘回民起义,又称同治陕甘回变,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动乱。这是一个由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在1862年和1877年之间发起的一场与汉族之间的仇杀,它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失人口2000多万。二、清朝陕甘回民起义频发的原因(一)清政府的统治与回族人民之间的矛盾1762年,

2、清政府颁布带有民族歧视色彩的法令,当时回民犯了盗窃和抢劫罪必须充军到云南和贵州,有时还处于终身戴枷,汉民犯同类案件时只判笞刑。在回疆地方清政府分建回汉二城,二城之间的交通受严格限制,规定回汉间不得通婚。此外,在公文书中常常“民回”连称,把回从民中分开,又常用回贼,回匪的名称,并在回字上加反犬旁。这样不仅在回民的心理上造成了伤害,而且也无意中使本有的民族矛盾更具复杂化,当然这样又加剧了清政府同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会的矛盾。而当时汉民生活日益贫困,更把回民看成是土地占有和贸易方面的对手,回汉矛盾及由此而引发的事件中官员对汉民的偏袒使得回民对清政府的仇恨进一步加强。关于清末西北回民起义——读

3、《剑桥中国晚清史》(二)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如土地等)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由于陕甘地区本地人口增长迅速增加之大批外省移民涌入,同时,回族群体迅速发展壮大,清代陕西回民起义爆发之前,陕西回族“布满全省,号称百万”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西北地区“陕则民七回三,甘则民三回七……花门族类,几遍天下”。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A].回民起义资料(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人口过剩4导致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荒种地,破坏土地资源,损坏了自然环境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自然灾害增多,人地关系紧张。由于移民的进入,西北适合农耕的土地已所剩

4、无几,于是在川陕湖三省边区的大巴山、南山地带,一方面伐木造田,一方面产生以开发森林为主的手工业,且颇具规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秦岭山脉广大森林的烂砍乱伐和大面积种植作物对山地的过度榨取,至清朝中后期,陕南山区已无力吸收新的移民。(三)回族社会发展与非穆斯林民族社会(主要是汉族)之间的矛盾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伊斯兰教已渗透到回族的思想道德、经济生活中,这和汉族传统社会所遵从的社会规范差异很大。“咸丰七年,渭河以南因演戏摊款,回众以宗教关系,抗不接受,遂起械斗,虽经陕西巡抚瑛禁止,而绅士张鸿渐便起而反对,以为演戏自古皆然

5、,岂能以‘回’匪关系,便行禁止?”马霄石.西北回族革命简史[M].(民国)东方出版社这位汉族绅士对伊斯兰文化的歧视态度,反映了回、汉文化的不同。汉族士绅迁怒于回民族生活方式的歧异,回汉人民遂成势不两立之势。《守歧纪事序》的作者林纾说:“汉回杂处,宗教既异,回之防汉,恒虞待以异族;而汉之视回,尤轻蔑而兽畜之。以故日相冰炭,外回一动,即煽内回。回部人亦恒有入伍为军官者,一经啸引,则劫胁其部曲以从乱。”林纾.守歧纪事序[A].回民起义资料(四)[C].271这段话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起义前的回汉关系。“陕西临潼县,回汉素不相能。回庄报赛演戏,汉民往看;及汉庄演剧,预贴告条,不准回民往看,回民竟

6、不往观。有稚回担负果实,赴戏场售卖,为汉民横殴,受伤甚重。”张集馨.临潼纪事[A].回民起义资料(三)[C].17两种文化范畴由于互不相容进而发展为互不允许涉足,民族矛盾难免。(四)官员在处理回汉矛盾时评判标准失效清朝中后期,官僚体系迟滞退化,地方政务因循消极。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法制,是清王朝封建官僚所依据的法律标准。由于回族与汉族在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在对待回、汉族不同的利益要求时,传统封建官僚陷入丧失法律依据的困境。地方官抱怨“汉民财力既不及回民,畛域之见又不肯释然,敛怨积仇,乱萌隐伏,此人事之难也”。陶保廉.辛卯侍行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7、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表现为要么应付了事,息事宁人,要么站在大汉族立场,判案失之公允、进退失据,加剧了回族群众的复仇心理。曾作陕西三原县长的房仙舟也承认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原因在于“4官吏对回汉纠纷处理不当,偏汉毁回”。临潼案发后,“群回不服,赴临潼县申诉,县令倪印垣不管,控至第三次,反加扑责。”更激怒了回民兄弟“纠聚数千人,赴汉村私斗”,又引发了汉族和回族的轮番报复,事情闹到如此地步,官府只得派兵镇压,当地官员扬言“回民不遵约束,即带兵剿洗”。(五)清政府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