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ID:15925148

大小:19.72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08-06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发展史1957年Holter博士发明1961年应用于临床1976年中国引进动态心电图1986年前两个导联1986年后三个导联2000年以后十二导联2006年我院全部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发展历程导联系统:单导-→3导-→12导-→18导记录时程:数小时-→24h-→48h-→72h-→1.5~2年(植入式)记录方式:磁带-→闪光卡-→SD卡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ST段分析-→HRV、起搏通道、QT、晚电位分析等各种DCG记录系统回放系统分析系统概述动态心电图(DCG)连续长时间(24~48小时)记录患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是普通体

2、表心电图的发展与延伸特点:无创伤、动态的、常态下长时间连续记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DCG与常规ECG对比的优势长时间记录可获取大量心电信息记录病人自然生活状态下心电信息比较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特别是短时间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客观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病人的预后动态心电图的局限性由于动态心电图对心房P波的识别问题尚未解决,所以对于房早未下传、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房相关的复杂心律失常诊断和统计尚有局限性。基线漂移、干扰过大时图像失真,对R波的辨认及总心率的数量都有影响。房早未下传、房早伴差传DCG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皮肤、电极、安装指导病人(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避免接触电磁

3、场、避免电极和导线的脱落)正常波形的辨认、伪差识别体位影响指导病人记录日志电极安装示意图体位对ST段和T波的影响何时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1.心悸、气短、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性质的判断。2.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3.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尤其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4.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5.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通过观察复杂心律失常等指标,判断预后。6.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检测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7.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生理变动范围,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等)。正常人

4、的动态心电图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心率有明显的昼夜间变化35bpm~190bpm通常最低心率出现在深夜3am~5am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育锻炼、神经调节等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异位搏动:孤立的无症状室上性异位搏动见于64%健康年轻人。健康成人早搏总数通常较少。<100个/24小时(室性、室上性)健康人身体或精神压力大时可产生室早.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快速心律失常(偶见)缓慢性心律失常窦缓(多见)可见于健康人睡眠期间或运动员。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见于某些年轻人或睡眠中的健康人。动态心电图的功能心律失常的分析1心肌缺血的分析2评测起搏器功能3心率变异性分析4心室复

5、极异常的分析5心律失常的分析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意义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对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了解发生机制、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发现其它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病因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毒性、致心律失常作用协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返回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应用期前收缩心动过速传导阻滞长R-R间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DCG与期前收缩可以出现在正常人、非心脏病人、严重心脏病人。各种早搏以室早临床意义较大: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早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室早的发生伴随更高的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分布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部分伴

6、室内差异性传导、房早未下传房早未下传、房早伴差传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图片间位室早多源室早成对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室速室性早搏三联律DCG对室早意义的判断对室早类型的确定(lown分级)室早伴随异常的检出对室早治疗效果的判定分级心电图特点分级心电图特点0无室早4A成对室早1单形、偶发,<30次/h4B≥3次连发室早(短阵室速)2单形、频发,≥30次/h5RonT3频发、多形室性早搏类型的确定动态心电图对室早的危险分层及评估有重要价值。严重级别的室早的检出和诊断:例如多源性室早、连发室早(成对性室早),早期或晚期室早(RonP,RonT),病灶性室早(并行心律)的检出和诊断。室早恶

7、化的检出和诊断:室早连续超过15次,频率>120bpm,持续时间小于30s为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超过30s为持续性室速,属危重症。多源性室早易诱发多源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此类室早及伴发室速属复杂性恶性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疗效的判定成对室早减少≥80%。短阵室速消失≥90%。连续15个以上的短阵室速及运动试验存在超过5个连续早搏的情况完全消失。动态心电图对室早评估的另一作用是应用动态心电图对药物治疗的作用做出评估。当满足以下标准时提示药物治疗有效。DCG对室早评价个体化(结合临床资料)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