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ID:15946533

大小:3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6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企业困境  工业活动是持久的环境污染来源。工业革命以来,

2、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状况。可是,人类的福利在明显得到提高的同时,这些改变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人类将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关注从单纯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扩展到了人地关系、资源的稀缺性与有效利用以及环境问题等(见表1),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社会需要企业为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责任。  但是,环境保护与作为营利组织出现的企业似乎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企业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会増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从而使得企业

3、竞争力受损。主流经济学假设企业是利润最大化追求者,企业的最优化行为仅仅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根据价格变化选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相应技术组合的过程。在这里关于企业负有社会责任的道德思考在严酷的经济活动中根本不具备生存空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会増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从而使得企业竞争力受损。在这个框架下,其目标是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的増长,同时使得成本最低,以使得利润最大。一般认为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对社会目标的追求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社会重要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最终影响全社会福利。

4、Friedman(1962)认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一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増加它的利润的活动”,除此之外,如果企业还承担其他社会责任,这是对自由经济的特性和性质产生误解的“一个颠覆性的说法”,他强调,“如果一个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扮演了经济角色外还承担了政治功能,这种混合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由企业管理者来控制是很危险的。这两种力量应当分开”。  而布里夫斯(G.Briefs)更是认为:如果所有其它的竞争者都严格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那么一些相对

5、行事不道德、而又没有受到制裁的人就会在竞争中建立优势。这种“否定性的边缘道德”使得竞争造成了一种压力,形成一种“逆淘汰”一即竞争使得遵守道德原则,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企业失去竞争力,被边缘化;而不遵守道德原则,不进行环境保护、甚至破坏环境的企业却逐渐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所以,部分管理者和经济学家提出“在商言商”的观点。这即是说,关于企业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道德思考在严酷的经济活动中根本不具备生存空间。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其他组织的责任。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是难以兼顾的。  然而过分强调自利,并把

6、其与理性行为等同起来,回避了伦理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己经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工业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无视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它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将使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事实上,问题既不是“企业是否应该讲道德、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环境保护”,也不是“企业是否应追求经济效率而拒绝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问题是在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社会的演进形成了新型社会契约,社会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将自身利益、社会期望和环境利益统一起来,这

7、样企业才能増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企业参与环境保护是新型社会契约的必然要求  (一)资料来源:Ruttan(1993)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契约一词己经使用了几个世纪,一开始是用来说明国家形成,或解释国家存在的道德正当性和合法性。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孙国锋,2002),是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组成这个社会的无数的人博弈的结果。社会契约,是组成社会的人彼此同意用来界定彼此关系、约束行为方式并进行互动的一套行为规则、守法程序及道德规范。社会契约由两部分组成

8、:一是显性契约,即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有意识的契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一般性契约;二是隐性契约,即它的形成并非人为有意识设计的结果,是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行为规则,包括价值信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它们在显性契约没有“定义”的地方起着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作用。社会契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的形成有助于消除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但是,社会契约的稳定性并不意味它们不发生变化:在空间维度上,社会契约会因为国家、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