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

ID:15962551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_第1页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_第2页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_第3页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关键字:发展可持续保护环境承载力生态摘要: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乃至全国都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决策,然而由于西部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而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讲发展过程必须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正文:一、西部简介首先,从西部概念来看传统上人们所谓的西部是指中原以西的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十省市区。中央宣布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把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划归进去。至此,西部大开发就包括1

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达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二、西部开发的紧迫性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80%左右在西部,陆地边境线80%以上也在西部。西部地区经济发

3、展相对落后,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明显滞后,不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只有加快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切实维护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内需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和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潜力。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在西部地区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为中部、东部地区

4、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和资源接续,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不仅有利于解决西部地区的结构性问题,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好的产业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质量上的差距呈拉大趋势,尚未脱贫的人口多数分布于西部,西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指标明显落后于东部。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快开发,使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促进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共同富

5、裕。这决定了西部开发的急迫性和紧急性。三、西部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有很多不利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现状,但也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应予充分考虑。随着人类一系列经济开发活动的展开,西部原本脆弱的生态也雪上加霜,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从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来看,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西部地区,前景并不乐观。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

6、公里的土地为“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这片荒漠化的土地竟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据原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一次调查,“三北”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基本上是以治理一亩,荒漠化1.32亩的速度在扩张。近二十年来土地沙化速度为年均2460平方公里,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荒漠化的原因是由于水源林与植被的破坏及超载放牧。专家们不止一次地发出警告:地形图上那些密布的桔红色小点,即被称之为“潜在发生荒漠

7、化”的区域也正在以不慢的速度扩张。与荒漠化同时发生的是河流的干涸。首先表现为河流水量减少、断流、雨量减少,最后成为荒漠。只要看看近二十年间死亡的河流就可知道情况的严重。在地形图上,已经没有水的干涸河床以棕色虚线标明,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至少分布着60多条;而在新疆几大沙漠周围,则多达100多条。西部的荒漠化,正是植被消失,众多河流死亡的结果。中国现在其实是个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我们一共有七大江河,从南往北,依次是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滦河、大辽河和松花江。早在28年前,黄河已开始断流,奄奄一息。海滦河、大辽河与淮河

8、近些年已经断流。可以说,今天整个华北平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甘肃河西走廊绿洲地区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496人,最少的金昌市也有276人,远远超过了人口分布的合理密度。人口剧增和荒漠化加速恶化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综合来讲开发过程中主要有这些问题;一)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持续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