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ID:9890576

大小:1.7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4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_第1页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_第2页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_第3页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姜加虎等: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357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姜加虎,黄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摘要:洞庭湖湖内冬枯水季节,有芦苇面积530km2,草地面积800余km2,泥滩地面积367km2,天然水域面积约993km2。湖洲之间隔水相望,河沟水系纵横交错,具“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地貌特征,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形态面貌和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压力进行分析。关键词:承载力;生态;环境;洞庭湖中图分类号:P941.78;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4)

2、03-0354-04姜加虎等:洞庭湖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357洞庭湖作为目前长江中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段唯一与长江干流直接相通联的大湖,正担负着维系区域水沙平衡、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等的多重任务和压力。公元以来,洞庭湖区历经河网沼泽平原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其生态功能既调蓄了长江干流巨额的超额洪量,也承担了长江干流巨额的泥沙淤积,同时支持了区域农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并且维系着江湖的水域生态平衡,繁衍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蕴藏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珍贵的物种基因[1]。1承担着长江干流超额洪水的蓄滞洪压力历史上,长江中游大水年份的超额洪水有云梦泽调洪,云梦泽演变为江汉平原后,超额洪水靠洞庭湖和

3、洪湖等湖泊调洪,而洪湖等通江湖泊尽堵后,仅剩洞庭湖单独调节中游长江洪水。因此,若将荆江入洞庭湖的分流穴口全部堵闭,则一般洪水也将超过荆江两岸目前的堤防高程,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将更为频繁,也更加难保防洪安全。由此可见,洞庭湖承担着繁重的分蓄长江超额洪水的任务。据1933~1991年资料,洞庭湖四口分流多年平均洪峰流量22359m3/s,约占宜昌多年平均洪峰流量(51374m3/s)的44%。洞庭湖区在历史上实际发生的洪水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1四水发生大洪水,而同期四口分流流量不大这类洪水,如1926年7月上旬,湘江的长沙段最大日平均流量达19800m3/s,沅江

4、的常德段日平均流量24200m3/s米,澧水的乔家河段日平均流量6050m3/s,资水的益阳段日平均流量9000m3/s,造成四水洪峰严重遭遇,但同期长江的洪水并不大,长江枝江站的最大洪峰流量仅40000m3/s,而且洪峰流量出现在一个月之后的8月中旬。另外,1915、1924、1958、1964、1970和1974等年的洪水,也均属于这种类型。1.2长江洪水很大,但同期四水流量不大该类型洪水最突出的例子是长江1870年特大洪水,是年洞庭湖区一片汪洋,而四水的洪水均不见历史记载。又如近期1981年的洪水,也具有这种类型的鲜明特点,该年7月中旬,长江上游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

5、7月19日洪峰传播至宜昌,洪峰流量达72000m3/s,比1954年的52000m3/s洪峰流量还大20000m3/s;而同期洞庭湖四水的洪水却很小,且洞庭湖底水不高,从7月17~22日,城陵矶水位由29.54m上涨至31.70m,洞庭湖共调蓄洪水水量约72.9×108m3,正由于江湖两大水系未发生不利的洪水遭遇,加之洞庭湖调蓄才未出现大的灾害。另外,1958、1974和1987年洪水也属于这种类型。1.3四水和四口洪水遭遇该类型洪水一般表现为洪水洪峰流量主峰与次峰的遭遇,峰头与峰尾的遭遇,这是洞庭湖区较为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洪水。这类洪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四水、四口入湖组

6、合洪峰同期很大,四水主峰稍推迟,或四口主峰稍微提前出现的条件下,洪水过程往往是前峰未落后峰又至,形成连续性重叠复峰。这种组合情形,其破坏性极大,通常造成湖区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1996年特大洪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是年7月1日至8月10日,洞庭湖出现了四水、四口组合的连续性重叠复峰。7月1~4日,长江上游及洞庭湖区沅、澧两水上游普降大到暴雨,澧水流域平均降雨量达171mm,西洞庭湖区的津市站3日22时洪水位42.60m,超过警戒水位1.00m;七里湖的石龟山站洪水位42.50m,荆江分流洪道的松滋河安乡站洪水位38.10m,它们均超过警戒水位0.80m以上。7月8~11日,暴

7、雨中心又移至湘、资两水的上游,至11~12日四口、四水出现第一次洪峰,入湖组合洪峰流量34000m3/s,出湖洪峰流量28000m3/s,洞庭湖调蓄洪峰流量约6000m3/s;13日20时城陵矶出湖口的七里山站水位涨至32.41m。7月13~14日,长江和资、沅两水流域及洞庭湖区又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四口洪峰与资、沅两水的洪水遭遇,洞庭湖出现了第二次组合洪峰流量,17日8时七里山洪水位达33.74m;18日20时入、出湖洪峰流量分别为51000m3/s和42000m3/s,由于洞庭湖先期被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