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

ID:15968173

大小:261.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_第1页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_第2页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_第3页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日期:2014.4.14地点:东3-208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原理实验(甲)Ⅱ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实验类型:基础规范型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装订线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参数的方法;2.研究双口网络及其等效电路在有载情况下的性能,理解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和特性阻抗;3.加

2、强对各种表征参数的理解N二、实验原理1.网络N具有一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由集总、线性、时不变元件构成,其内部不含有独立电源(可以含有受控源)和初始条件为零,称为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特性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双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网络参数确定后,描述两个端口处电压电流关系的特性方程就唯一确定了。2.端口特性与双口网络参数(1)开路阻抗参数式中、、、称为二端口网络的开路阻抗参数,可通过将一个端口开路,测出另一端口的电压电流得到。即:(2)短路阻抗参数(3)混合参数(4)传输参数3.双口网络参数测量以传输参数的测量为例,只要在

3、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值,此即为双口网络同时测量法。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P.2实验名称: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姓名:____XXX____学号:XXXXXXXXXX测量法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换到另一口,由传输参数方程可得:上述参数称为测试参数,即入口处的开路入端阻抗、短路入端阻抗和出口处的开路入端阻抗短路入端阻抗。即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三、实验接线图图2u1断路测量接线图图1u2断路测量接线图图4u1短

4、路测量接线图图3u2短路测量接线图图5带载电压测量接线图P.3实验名称: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姓名:____XXX____学号:XXXXXXXXXX四、实验设备1.DG06实验组件;2.电工综合实验台。五、实验步骤1.按照图1接线,记录测得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数值;2.按照图2接线,记录测得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数值;3.按照图3接线,分别前后两次电流表的数值;4.按照图4接线,分别前后两次电流表的数值;5.按照图5接线,记录测得的电压表数值;六、实验数据记录表1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项目物理量/V/V/mA/mA断路4.000.653.200.00断路0.464.000.00

5、2.20短路4.000.003.32-0.39短路0.004.00-0.402.37带载电压测量4.000.21——七、实验数据分析1.Z参数P.4实验名称:线性无源双口网络参数的测定姓名:____XXX____学号:XXXXXXXXXX2.Y参数3.T参数4.H参数5.输入阻抗6.输出阻抗7.空载电压比转移函数8.带载电压比转移函数八、实验结论实验测定了双口网络的各种参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以及空载电压比转移函数和带载电压比转移函数,熟习了测量网络参数的方法,测定的参数基本符合理论值。由于各种参数存在相互换算的关系,如由本次实验也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些换算关系。收获:通过实

6、验锻炼了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不少问题,如设计实验时因考虑到仪表的量程,尽量使得测量值在量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使测量值更准确,本次实验的测量值偏小,可以适当提高电压。测量过程也应该注重效率,尽量做到简化步骤,减少可能的误差,还应采取测量多次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另外,信号源也存在内阻带来一定的误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