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doc

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doc

ID:16015188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7

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doc_第1页
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尝试——引导学生创新的策略俗话说:“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纵观历史,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从尝试开始的,大胆尝试,才能创新。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解决问题,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但尝试教学要真正成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处理好尝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它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要创设

2、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23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能被3整

3、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识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觉得好奇,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这就唤醒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了创新的欲望。二、设置氛围,尝试创新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的灵感。只有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宽松自由,有亲切感、安全感,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当尝试问题提出

4、后,教师要设置尝试情境,用语言诱发:“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有讲,谁敢试一试?”“这个问题有难度,谁能尝试一下?”……于是,学生沉浸在了尝试氛围中。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①2+2+2+2=____;②5+5+5+5=____;③7+7+7+7+4=____。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①、②,而完成③就有些困惑了。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列出了7×4+4,教师给予肯定后,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简洁巧妙的解法,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发

5、现得最早。学生又投入了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4×8,把4个7看成了7个4,再加上后面的4,就是8个4;有的同学列出了7×5-3,学生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还有的学生把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到每一个7中,列出了算式8×4。我不由得为学生鼓掌!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教师的信任就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支撑,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三、诱发猜想,激发思维2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先导。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和大胆尝

6、试得到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教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教学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思想因素,要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四、加强合作,培养创新现在的尝试教学活动不是个体孤立的尝试,而是在班级集体中的群体尝试。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既要竞争,又要合作,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群体合作。因此必须强调尝试中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尝试的群体创新精神,一种团队创新精神。五、联系生活,注重过程“我听

7、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探索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