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

ID:16078311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_第1页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_第2页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_第3页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_第4页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感于小学生习作的课堂教学【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即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仍不乐观。本文归纳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几种问题,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新课标策略优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但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作文质量低劣,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缺乏兴趣,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很难写一段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话,老师难教,学生难写,作文教学效果较差。作文难、

2、难作文成了师生一个共同的永恒话题。本文联系自己长期在农村教学的实践,结合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现状,从新课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1.1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①备课不深入。我们学校的教导处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最简单的教案就是作文和听说训练,有的教案只有几条纲,有的甚至没有教案,仅有一个作文题目,更难看到有教师为教学需要而写的“下水”作文,在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中听到的作文课也是少之又少。②作文指导不到位。教师对作文指导急功近利,一些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越俎代庖”,如何开头、如何承接、如何结尾,都有规

3、定;如何写事、如何写人、如何写景,都有格式……然后推以“下水文”或“范文”,导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作文亦步亦趋。也有一些教师对作文指导过简:“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学生动笔写草稿——誊写”四步曲。③作文批改没有针对性。缺乏有针对性的眉批、尾批。有的教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这样弄得教师自己疲惫不堪实在感到力不从心;而有的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分数与批阅日期了事;有的教师的批语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篇作文。④习作评讲无的放矢。作文讲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一边是眉飞色舞,一边是无动于衷

4、,作文讲评课形同虚设。1.2从学生写作来看。①学生作文缺少个性,没有真情实感。作文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写一件好事就是“帮老爷爷推车”、写父母就是“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写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写同学就是“帮助生病的我补习”……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没有自己的见解,缺乏真情实感。②内容写不具体,空洞乏味。一篇作文三言两语,陈词滥凋,写一件事交代不清事情的经过。③作文字、词、句、段、标点符号问题百出。错别字层出不穷,词不达意,句子语病莫名其妙,全文一大段,从头到尾,中间全是逗号,只有结尾才能看到一个句号。2作文教学策略的优化

5、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才能适应作文教改的需要,农村作文教学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2.1激发兴趣,乐于表达。兴趣是成功的向导。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了如下表述: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第

6、三学段过渡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交流。”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就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2.2丰富积累,充实文库。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2.2.1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实验中已有定论,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尤其重要的是应配备充足的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要充分发挥流动图书站的作用,

7、要搞好“班级图书角”这个博览天地。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手头拥有的课外书籍与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想尽一切办法,配备充足的图书。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优秀少儿读物、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也应占一定的比例。2.2.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只有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和联想才有起飞的根基。因此,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开源掘流”。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观察自然与社会。其次,是引导学生实践,

8、家务农活、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只有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才有话可写,有真实的见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2.3加强练笔,尊重个性。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