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ID:16086289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_第1页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_第2页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读懂古诗词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字词——看意象——看典故读懂诗歌的基本程式:(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2、;(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一)看标题,抓题眼;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那么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练习1: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2011全国)2、《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2011辽宁)3、《咏山泉》储光羲(2011山东)4、《春

3、日忆李白》杜甫(2011江苏)5、《晓至湖上》历鹗(2011福建)6、《清明》黄庭坚(2011江西)7、《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2011四川)8、《月》杜甫(2009广东)9、《窗前木芙蓉》范成大(2008广东)(二)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或者寄情山水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

4、,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练习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2011安徽卷)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提示: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

5、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认为一定是写“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注解是诗歌鉴赏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2007福建卷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国破家亡、忠贞、孤寂、痛苦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情感?练习3:请结合注解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道路坎坷仍坚守信念、乐观旷达(2006年高考辽宁卷)东 坡①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

7、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所谓“情感关键词”,指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词语,我们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词,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练习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

8、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五)看(典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