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ID:16095414

大小:540.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8-0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学前儿童的言语言语概述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第一节言语概述一、语言和言语概念(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二)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二、言语的种类(一)外部言语1.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

2、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话题辩论】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言语?(一)区别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二)联系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四、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二)言语使得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三)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第二节 学前儿

3、童言语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1.发音的准备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1~3月)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这与儿童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2)连续音节

4、阶段(4~8月)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当他吃饱、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但如果成人利用这些音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使音具有意义。(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

5、化,四声均出现了,听起来很像是在说话。当然,这些“话”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却为学说话做了发音上的准备。这一阶段,近似词的发音更多,同时,儿童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虽然此时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2.语音理解的准备(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近期的研究又发现,几个月

6、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而对同一范畴之内的变异予以忽略。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自然无法理解词义,但如果不能忽略同一语音范畴内的各种变异(如说话个人发音的差异等),语音便不再具有稳定性而成为因人而异的不可理解的东西。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2)语词理解的准备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时,引起儿

7、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如果成人同样发这种词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相反,语调不变而改变词汇,反应还可能发生。【研究分析】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

8、图片。这说明了什么?(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先学前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①单音重叠【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如何看待这一现象?②一词多义【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③以词代句【典型表现】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