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

ID:16284418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_第1页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_第2页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_第3页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策略刍议浙江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吴文军翁根松324400【内容摘要】中考数学研究的成果丰富多彩,中考数学的复习策略精彩纷呈。关于提高中考数学最后阶段的复习效率问题倍受广大教师关注。本文从调适学生心理、合理支配学生学习时间、指导学生剖析解题错误根源、设计典型的专题复习题组、提炼精典的复习课例题等方面对最后阶段的复习策略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关键词】调适支配剖析设计提炼中考数学的复习,教师们习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疏理复习阶段;第二阶段:技能训练与提升阶段;最后阶段:反思调整与专题

2、复习阶段。随着中考的一天天临近,怎样提高最后阶段中考数学复习效率总让老师们煞费心思。本文就此谈点个人体会。一、调适策略——调适学生心理,缓减学生压力中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有的学生因找不到好的复习方法而着急,有的学生因花了大量的时间成绩提高还不明显而焦虑,有的学生因数学基础不理想而烦恼,有的学生因心静不下来而生畏……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为此,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调适学生心理显的格外重要。在调适学生心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个别谈话、周记谈心,适度的户外运动,成功学习案例介绍,集体

3、辅导等措施来渲泄学生的情绪,缓减学生的压力。在此阶段,调适学生的心理,缓减学生压力应摆在首位。要让学生明确这段时间的复习是最有效的,是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期,让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放下包袱,看到希望,树立起信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中考数学的复习之中。二、支配策略——合理支配检测练习、学生自习、讲解答疑的时间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三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总体应趋于平衡,时间支配比例一般为2:1:1较好,它们不能互相取代。平日里,教师的做法往往会出现少许不合理的现象:如有的教师只是考和讲,不照顾学生的可接受性,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

4、;有的教师为一节课讲完一张试卷,就没有选择、没有“刹车”的一口气讲到下课。这样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无法梳理、消化所学知识,导致复习效率降低。又如:有的教师把讲义、课外书发给学生,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做,做了之后又不重视批改与讲评,这样学生的复习缺乏针对性,也将导致复习的效率较低。我们当避免这些不合理的做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减少过多的规定作业,提倡自选作业。合理的支配检查练习、学生自习、讲解答疑的时间,充分发挥三者整合作用。三、剖析策略——剖析学生解题中错误根源学生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主要是在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技能方法、

5、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分析、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思维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准确性、发散性等。DCABO例1: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判断△AOB和△DO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学生常见错解:∵AD∥BC∴又∵∠AOB=∠DOC∴△AOB∽△DOC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这方法的理解不透彻,使得两对应边与其夹角的位置对应上发生了知识性的错误。例2:已知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6、有三点(x1,y1)、(x2,y2)、(x3,y3),若x1>o>x2>x3,则y1、y2、y3正确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学生常见错解:y1

7、上有所欠缺,忽略了x的取值范围:即,所以正确解是当x=米时为最大面积。例4:求证抛物线y=x2+2mx+m-7与x轴有两个交点学生常见错解:证明:∵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0∴△b2-4ac=4m2-4m+28=(2m-1)2+27>0这是学生中常见的推理逻辑的错误。在中考复习最后阶段,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解题中的错误,剖析错误原因,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四、设计策略——设计典型的专题复习题组在这一阶段,针对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还不强的状况,要精当的设计专题复习题组,要对症下药,事半功倍。专题题组的设计应根据中考的命题方

8、向和《考纲》的要求,注重知识的归纳与整合、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基础知识扫描、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适应性训练等。PyABx例5:抛物线中的特殊三角形题组:1、把抛物线y=-x2向右且向上平移后,抛物过点A(1,0)和x轴上点A右侧的点B,顶点为P。(1)当∠APB=90°时,求点P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