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案设计

《扬州慢》教案设计

ID:16295186

大小:22.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扬州慢》教案设计_第1页
《扬州慢》教案设计_第2页
《扬州慢》教案设计_第3页
《扬州慢》教案设计_第4页
《扬州慢》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慢》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扬州慢》教案设计一、整体把握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高中生理应具备掌握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这阙姜夔的《扬州慢》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语言清丽优美,多处化用古人诗句,文采斐然。其词上阕写以繁华著称的扬州战后一片荒凉,以寄托作者的伤感;下阕联想曾在这里游览过的杜枚和他的佳句,以往昔的繁荣反衬今日的荒凉。全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表现了作者在目睹战乱后今非昔比的扬州而触景生情,那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领略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

2、无奈而低沉的情调中所表达的家国忧思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2.词中多处化用杜牧诗句所起到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诵读法  3.比较法  4.讨论法  5.教学辅助法(播放课件和背景音乐)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导读  1.作者生平  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沈阳)人,早岁孤贫,后屡试不第,曾于颠沛流离中亲历家国破残之痛,在长期的豪门清客生涯中,与当时著名诗人、词人如杨万里、范成大、齐弃疾等,都有广泛文学交往

3、。他精熟音律,能自己谱曲,其词特点为风雅、清空、峭拔,是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后来发展成为格律派。  2.作品背景  此词写于作者初次来扬州之时,年仅二十二岁。虽然扬州距金兵第二次占领已历时十六年之久,但姜夔看到的仍是战后的一片破败萧条景象,联想到扬州曾有的繁荣,忆起唐代杜牧关于扬州的佳作,他难抑心中的怆然,遂自创其曲,写下这首著名的词作。词牌中“慢”是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  (设计意图:由于高二的学生以前都曾接触过宋词,通过自学能了解作者和课文的概况。教师课前布置了预习,则课上无需利用太多时间讲解,只需稍加点

4、拨即可。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节奏艺术。)  七、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我们都曾经学过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哪位同学愿意再为大家朗诵一遍?(某学生朗诵)很好!诗中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就是被誉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古城扬州,古代称之为“广陵”。说来也巧,老师就在扬州度过了七年的学习时光,把她视为生命里的“第二故乡”,对她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下面就让大家看一看扬州的美景。(播放课件展示扬州景物)大家谈一谈,看了照片以后你对扬州这座古城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美丽、古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历史上的扬州是无

5、数文人墨客梦里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扬州慢》作于八百多年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姜夔眼中的扬州。  (设计意图: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真实的照片资料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照片中的美景与课文中的胜景一致,与衰败景象则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导语艺术。)  2.读序语简单概括内容,联系诗经讲解《黍离》之悲的典故,奠定课文与之相似的感情基调。  3.请几位学生示范诵读,全班点评。教师提醒既然是“慢词”就要读得舒缓从容。全班齐读。  4.参考注释品读全词,找出作者实写的扬州战后萧条景象以及虚拟的联想

6、和想象。  板书:  眼前实景——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景物4:波心冷月  虚拟想象——拟想1:杜郎重游,必当惊心  拟想2:才高八斗,难赋深情  拟想3: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4: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设计意图:板书虚实结合,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概括的词语是文中的原句或典故,语词优美便于理解记忆。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板书艺术。)  5.问题设计  (1)结合注释找出文中化用杜牧关于扬州的诗歌名句,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明确: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

7、唐人有很多吟咏扬州的佳作,犹以杜牧这几首最为著名。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2)词的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句中的“红药”有人认为应该归入“实景”,因为扬州的芍药甲天下。你认为呢?  (明确:“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并非亲眼所见。词人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这样的美丽,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  (3)全词意象丰富,选择含有最能感染你的意象的词句作出简要评析,

8、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发言。  (4)课件展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