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

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

ID:16313862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_第1页
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_第2页
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蔡襄简介蔡襄(1012-1067),字君谟。祖籍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人。北宋书法家、科学家、诗人。他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从小力学,攻读诗文,并参加农业劳动,熟悉农事。天圣八年(1030),19岁 的蔡襄考中进士,为漳州军事判官。后任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公务之暇,蔡襄爱好书法,从留守宋绶学习楷书、行书,取法晋人王羲之父子,形模骨肉,纤悉俱备,秀雅遒劲;落笔所书,如少年儿女,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名花;以后逐渐汲取晋、唐名家之长,形成端庄冲和、潇洒劲美的风格,挥洒自如。景祐年间,蔡襄迁任著作郎

2、。当时开封府尹范仲淹受权臣吕夷简、高若讷排挤,谪官饶州(今江西波阳县),余靖、欧阳修、尹洙三人疏救不果,反遭坐谴。蔡襄有感于朝政浊乱,愤而写《四贤一不肖诗》,挞伐奸佞,申张正义,都中人士争相传写,一时纸贵,连契丹使臣也索诗而归,张于幽州宾馆。蔡襄的胆识与才华,从此负誉而起。庆历初年,仁宗立意改革。蔡襄秉公直言,多所建树,被委任知谏院事。庆历四年(1044 ),蔡襄因母亲年迈,要求出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后来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事。长期南北的宦游,开拓了蔡襄的眼界,他得以观赏各地名家书法碑帖,心手追摹,书艺大进。

3、蔡襄练字十分勤奋,凡二王帖、真草千文、《乐毅论》,皆有临本;楷书《昼锦堂记》,每字必写数十篇,然后择其佳者录用。他习字态度严肃,如礼法之士,盛服斋居,而纵横上下皆藏古意。40岁以后,蔡襄的行书愈见运笔沉稳,结体端丽,由行中带楷而越写越畅,渐变为行草,最后俊美自然,成为小草。人们把他的散笔草书称作“散草”或“飞草”。苏轼称赞蔡书变态无穷,舒展自如,为宋朝第一书家;欧阳修也称誉蔡书的翔龙舞凤之姿,请蔡襄为他编的《集古录序》挥毫书写;连宋仁宗亦为之倾倒,珍玩蔡襄书法,制《元舅陇西王碑》文,指定让他书写以勒石。自五代以来书坛卑

4、弱沉沦的局面,为之改观。至和三年(1056),蔡襄再度出知福州。他劝农桑,兴学校,垦荒植茶;并注意观察茶叶的生长特性、种植方法,访问父老,了解茶叶的各种功能,以及各种茶具,著《茶录》上下篇,上篇论茶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茶、点茶等方法;下篇介绍茶匙、汤瓶等各种茶具优劣,总结了当时福州-带的茶叶生产经验,成为自唐代陆羽《茶经》以来又一部论茶专著。不久,蔡襄调知泉州(今福建泉州市)。距州20里有万安渡,绝海而济,交通险阻,蔡襄上任后发动民工修筑万安桥,长360丈,工程宏大。为了防止海浪冲决桥基,蔡襄根据

5、民间经验,下令百姓种蛎于石基旁,大大地减轻海浪的冲力。这座我国建桥史上的杰作,经900余年风雨,至今完好无恙,为当地的交通带来了诸多方便。桥成,蔡襄以扛鼎的笔力,亲书《万安桥记》刻石,所书楷体大字,规矩神明,笔划端方,得颜真卿雄健之意,而秀逸过之。在泉州任上,蔡襄还对福建各地所产的荔枝之品种、特性、种植方法、生长情况作了研究,于嘉祐五年(1060)撰成《荔枝谱》,为荔枝研究提供了一部珍贵的文献。蔡襄在泉州多所惠政,他号召父老植松700里,以荫道路。百姓为纪念他的功德,刻碑称颂。晚年蔡襄一度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士,后丁母忧

6、归。这时他的书法无论大字、小字,还是楷、行、草体,都归于淳淡婉然,脱去昔年肥拙之迹,俊俏旷达。所书《有美堂记》、《刘蒙伯墓碣》、《教民十六事》等,尤为著名。治平四年(1067),蔡襄病逝于莆田,享年56岁。谥忠惠。他兼工诗赋,有《蔡忠惠公文集》行世。蔡襄一生,领风气之先,开拓宋代书法兴旺发展的局面,与后起的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同被称作“宋四家”,成为两宋书坛的杰出代表。为了纪念他的文化成就和造福于民的功德,今福建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南有蔡襄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