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

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

ID:1641279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_第1页
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_第2页
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赵红,彭敬红,刘跃,曹锋,程多智【关键词】小儿;血标本;凝血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发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血凝块或血标本凝固,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需重新抽血,这不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给患儿造成再次抽血的痛苦。通过对本院一年来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调查分析,现将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07年1~12月期间检测血常规的患儿1132人,其中,新生儿242人,1~3岁患儿364

2、人,3~7岁患儿526人。1.2方法使用真空采血管(含EDTAK2)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规消毒皮肤,找准血管,刺入针头,见回血后,另一端插入已备好的采血管,采血完毕,拔出针头,采用大面积按压法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将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即可。1.3结果发生标本凝血32份,其中新生儿20份,占62.5%;1~3岁8份,占25%;3~7岁4份,占12.5%。2讨论2.1凝血因素2.1.1患儿本身因素:⑴由于小儿静脉暴露不充分,且肥胖患儿较多,操作时找不到理想的血管,而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或针尖刺

3、到血管后回血少许,再次刺入血管抽出,致使血液在注射器中已部分凝固;⑵新生儿采集血常规标本时最容易发生凝血,这是因为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液粘稠度高,加之刚出生1~2d摄入少和不显性失水,血液浓缩,故血标本容易凝集而发生凝固[1];⑶3岁以下小儿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血管细小,静脉压力不足,使采血时间延长,导致凝血。2.1.2采血器具不合格:⑴漏气、负压不够使血流缓慢,靠挤压穿刺部位上方使血液间断地被挤入采血管内,采血时间延长,造成凝血;⑵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标本

4、与抗凝剂未完全混匀,未能起到抗凝作用。32.1.3护士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⑴同次多管采血时注入顺序不正确或动作太慢,造成血液在空针里已经凝固;⑵血液注入试管后未立即轻轻摇匀或摇匀时间不够,血标本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⑶注入的血量不准:血量过多使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可能性增加[2],血量过少,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和体积的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3];⑷血标本采好后未及时送检;⑸采用输液前采血,因一次性头皮针较细(为5.5号),且针后连接长约10cm的硅胶管,血路过长容易引起凝血

5、。2.2对策2.2.1合理选择血管:应选择粗直且有弹性的静脉。3岁以上患儿选择肘静脉或大隐静脉,肥胖患儿和3岁以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可选择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采血。2.2.2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对于血液粘稠度高的新生儿,可推迟到第2天抽血检查,因此时经过补液处理后血液相对被稀释,不易发生凝血。但对病情较重或高度怀疑败血症或其他严重感染,为尽快明确诊断必须急查时可选用股静脉采血,且抽血速度和注入试管的速度要快,并立即摇匀。2.2.3血标本抗凝剂充分混匀:血采好后应立即取下针头,尽快注入抗凝剂并立即

6、将该管放入双手掌来回滚动,轻轻摇匀或将试管加塑料塞后上下缓慢颠倒6~8次,使血常规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可用力摇晃,以免人为造成血球破坏而发生溶血[4]。2.2.4严格掌握血标本量:血常规标本所需血量为2mL,血标本采集后以抽血空针刻度为准注入所需血量,以减少标本凝集。2.2.5认真选择采血器具:采血前仔细检查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剂量是否合适、橡皮塞有无松动、采血管是否完整无裂缝等。2.2.6采血与输液最好分开进行:采血一般选用7号针头,当同次多管采血或患儿极不合作时,采血与输液最好分开进行,

7、以防采血时间过长而导致凝血。2.2.7理清采血先后顺序:同次多管采血时,应先理清各种试管,如用采血针采血时应先采普通管,最后采抗凝管,这样采完抗凝血后,可用最短的时间将血摇匀。若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应先注入抗凝管摇匀后再注入普通管内。2.2.8及时送检:采血后应及时送检,以免放置过久发生凝血。【参考文献】[1]崔焱.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2-183.[2]严3颢.影响真空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非疾病因素[J].当代护士,2003(3):65-66.[3]司

8、宁波,陈素珍.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21-1322.[4]南玲.测凝血功能检查中血标本易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护理,2003,9(2):13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