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

ID:16503651

大小:6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10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_第1页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_第2页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_第3页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_第4页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题第4课宋明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08海南高考)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解析:D儒学在魏晋时期受到佛、道的冲击,出现三教并存局面,在宋代儒学家们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重新阐释儒学,形成理学。2.(江苏常州07-08高三试题)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A.①

2、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B材料中,第一句的意思,理是万物的本源,第二句的意思,万物都有其规律,都可以用理来解释。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关于“气”的叙述,故排除①和④。3.(2008南通第三次调研)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D选项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守仁主张;D为二程主张。4.(2008徐州二模)“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

3、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解析:D仔细阅读材料,体会对联的内在含义。其中朱子暗指朱熹,鼻孔子暗指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的意思就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5.(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理”与“气”的地位B.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C.唯物与唯心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解析

4、:C王充强调物质第一是唯物主张;朱熹强调意识思想第一性是唯心主张。6.(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解析:B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二程,到了南宋的朱熹继续发展程朱理学。7.(08广东韶关高考一模)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解析:D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性化、思辨性的新阶段

5、,材料中的校训就体现了思想家的这一思想特点。8.(08南通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解析:D理学的基本主张是万物皆源于“理”。所谓“理”即指“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9.(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考试)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学习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

6、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A儒家思想到宋代朱熹时期发展到理学阶段,理学注重人身修养,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理学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朱熹的题词不能简单地用伪善和欺骗性来评价,所以可以排除④10.(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测试)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仁”与万物俱生C.“理气论”“心性论”D.封建的伦理道德解析:A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理”是万物的本原。11.(08烟台高二历史(文科)期末考试)“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

7、良知D.发明本心解析:A理学家强调当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对妇女贞节的极端强调就由此而来。12.(08淄博高二期末考试)3.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解析:A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朱熹认为所谓“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这明显是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