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

ID:16515500

大小:272.5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18-08-13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_第1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_第2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_第3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_第4页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一.文献题(12×4=48分)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

2、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4.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二.简释题(8×8=64分)1.道法自然2.得意忘象3.六家七宗4.一心开二门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6.《明夷待访录》7.《新唯识论》8.质测即藏通几三.论述题(19×2=38分)1.二程“天理”思想评述2.象山“本心”思想评述科目名称: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2×4=48分)1.矛盾2.认识主体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

3、汇编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一.文献题(12×4=48分)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

4、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4.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二.简释题(8×8=64分)1.道法自然2.得意忘象3.六家七宗4.一心开二门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6.《明夷待访录》7.《新唯识论》8.质测即藏通几三.论述题(19×2=38分)1.二程“天理”思想评述2.象山“本心”思想评述科目名称: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2×4=48分)1.矛盾2.认识主体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武大近十年中国

5、哲学史试题汇总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一.文献题(12×4=48分)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6、矣哉4.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二.简释题(8×8=64分)1.道法自然2.得意忘象3.六家七宗4.一心开二门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6.《明夷待访录》7.《新唯识论》8.质测即藏通几三.论述题(19×2=38分)1.二程“天理”思想评述2.象山“本心”思想评述科目名称: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2×4=48分)1.矛盾2.认识主体3.为道日损4.冯友兰人生境界5.原子论6.第二性质二

7、.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和特点2.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三.论述题1.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意义。2.王阳明的致良知3.康德的感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的关系。先秦部分早期☆☆☆☆绝地天通99和实生物——史伯01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史墨02“物生有两”——史墨03孔子☆☆☆☆☆☆★★★★忠恕之道9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99颜渊问仁02为仁由己02孔子的中庸思想述评04儒家“中

8、和观”简析06和而不同0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08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09孟子☆☆☆☆☆☆★★★9四端00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02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