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ID:16518641

大小:38.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3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_第1页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_第2页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_第3页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_第4页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中国的史前考古学分期研究,始自20世纪20年代。1925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出版了《甘肃考古记》一书,除依据个别地层叠压关系外,他主要采用类型学和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进化理论,将甘肃古文化分为六期,即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期。其中前三期属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后三期归入早期青铜器时代。尽管这一分期被以后的考古发现证实并不准确,但却开中国史前考古分期研究之先河。以后随着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

2、考古学家们不仅纠正了前人的分期错误,而且逐渐建立了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体系。中国学者一般以汤姆森的三期说为基础,通用鲁伯克的划分法,将史前考古分为两段六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又各分为早、中、晚三期。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距今约200万年前后,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开始出现了文字和早期国家,史前时期结束。中国的史前时期大体相当于石器时代,并可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发展阶段。我们认为,依据目前中国考学的发现与研究,参照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每一大阶段各分

3、为四期,或许更能反映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1-8)。1.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时代从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到距今1万年前后结束,属史前时代的早期。是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狩猎、渔捞等活动的阶段。依据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体质的演进,可进一步细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发展阶段。初期:距今约200~100万年,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早期。此时的人类,刚从其动物祖先中分离出来,还保留有较多的猿的性状,脑量只有700亳升左右,属早期直立人(早期猿人)阶段的人类。这一时期的人类,已能用直接打击法制作原始、简

4、单、粗糙的石器;从事采集与狩猎经济。但尚未发现可靠的用火证据。早期:距今约100~20万年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中期的大部分时间。这一时期的人类体质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脑量有所增加,但仍保留有较多的原始性,属晚期直立人(晚期猿人)阶段的人类。石器的制作仍较粗糙,但类型增多。已经有了可靠的用火证据。营群居生活,实行血缘群婚,处于前氏族公社阶段。中期:距今约20~5万年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中更新世之末到晚更新世前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人类体质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大荔人、丁村人等为代表的古人类的体质特征,间于直

5、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早期智人在石器制作方面,虽然仍沿用传统的直接打击技术,但显得更为熟练,表现在石器加工较为规范化和类型多样化上。采集和狩猎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可能有了捕鱼活动和发明了人工取火方法。在社会组织方面,开始由前氏族公社向氏族公社过渡。中国史前考古学分期表表1-8第四纪划分人类发展阶段划分史前文化分期距今时间(万年)全新世冰后期现代人历史时期0.4~新石器时代晚期0.5~0.4中期0.7~0.5早期0.90~0.7初期1.2~0.9更新世晚期后段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晚期5~1.2前段早期智人中期

6、20~5中期晚期直立人早期100~20早期早期直立人初期200~100晚期:距今约5~1.2年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晚期后一阶段。以山顶洞人、柳江人为代表的人类,已基本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属于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晚期智人在石器制作方面,除了沿用直接打击法外,还发明了新的剥片与加工技术--间接打击法,出现了主要用于装备复合工具的细石器。在骨器和装饰品制作方面,开始使用刮、磨、钻孔等新技术。采集和狩猎业都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捕鱼业可能已成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组织方面,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氏

7、族公社时期。2.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2000~4000年前,属史前时代的晚期。是人类主要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种植(农业)和养殖(家畜饲养)经济的阶段,并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依据文化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初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前。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在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等,均发现有局部磨制石器,但大多数石器仍为打制石器或细石器。开始制作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贵德庙岩、河北徐水南庄头和阳原于家沟遗址等,均

8、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少量陶器。在仙人洞、吊桶环和玉蟾岩,还发现有稻的遗存,原始农业处于萌发期。早期:约距今9000~7000年前。磨制石器的使用已普遍。在华北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等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长江流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等,普遍发现有磨制石器,但仍多为局部磨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