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ID:41618000

大小:75.9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9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西北人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课程性质:考古专业方向课教学对象:考古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史前考古学的内容包括I口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人部分。木课程教学目的是在《屮国考古学通论》淫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史前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史前考古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木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每学期36学时,共两学期72学时主讲教师:张宏彦、钱耀鹏上编:史前考古(上)第一章史前考古学方法论第一节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二

2、、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遗物(二)遗迹(三)遗址第二节史前考古年代学一、第四纪地层学(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而考古的关系(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三)第四纪地层堆积二、生物地层学(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三、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木概念(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第三节史前考古埋藏学一、何谓埋藏学二、影响埋藏的因素三、埋藏类型及判别(一)原地埋藏类型(-)搬运埋藏类型(

3、三)特殊埋藏类型四、史而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第四节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一)I口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新石器吋代考古分期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一)文化与文化区(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思考题:1.解释“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2.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3.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4.特殊埋藏类烈是如何形成的?5.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建议阅读论著:1.陈星灿:《中国史両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

4、店,1997年。2.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3.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占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4.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从》科学出版社,1995年。5.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6.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7.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T问题》,《文物》1983年5期。&仇士华等

5、:《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屮国人百科全书.考古卷》P:57557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9.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93年。10.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11.张光宜:《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12.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二章史前环境第一节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一、何谓环境考古学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第二节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第三节史前考古与古环境

6、研究的关系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第四节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思考题:1.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2.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3.简述抱粉分析法。4.简述史前文化与口然环境的关系。5.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建议阅读论著:1.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2.严文明

7、:《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3.刘东牛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4.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年。5.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人学出版社,1997年。6.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7.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I960年1期。8.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1期。9.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10.王增林:《植

8、物硅酸体研究及其在史前农业研究屮的应用》,《考古求知集》,屮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袁靖:《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1期。12.竺可桢:《屮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