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

ID:1652082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入的设计与反思【案例背景】今年三月份,我参加了南京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南大附中听了两节课题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课异构的公开课,我都非常喜欢,因此在自己的课上决定用“拿来主义”加以模仿。其中一位老师选择了当前非常吸引网民注意力的柴静的记录片“寻找雾霾根源”的片段导入新课,因为是截取的视频片段,所以时间不长,只有2分钟左右,内容主要是反思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把双刃剑,工业革命既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欣喜,也埋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

2、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今天人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步,还应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我觉得围绕环境污染与治理这个主题也可以这样导入:“今年来,中国中东部陷入严重雾霾天气,不少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超标。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曾有过,‘伦敦烟雾事件’在短短4天内就导致4000人死亡。伦敦空气从1952年的‘能杀人’到上世纪70年代摘掉‘雾都’帽子,再到现在的‘PM2.5浓度只超过25微克每立方米’,是经过了政府和民众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治理才达到的。那么请大家思考,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开始出现于什么时

3、期?”我希望学生回答出:“大规模环境污染是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然后顺其自然过渡到对“蒸汽时代”的讲解。另一位老师用的是教材上“使用了蒸汽机的工厂”的图片导入,问学生道:“如果穿越历史时空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你收到了一张英国女王邀你泰晤士河一日游的邀请函,你会应邀参观泰晤士河吗?”当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去,环境污染太厉害了!”因为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我觉得还是用第一位老师的方式导入新课比较恰当。【教学过程】下午第一节课,我板书好了课题,然后对学生说:“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听到要看视频,学生们马上来了精神。视频放过

4、,学生们表示视频好短啊!我问学生们:“大规模环境污染最早出现于何时?”一位学生回答:“汽车的普及和使用。”我提示学生:“在汽车发明之前,有哪些交通运输工具已经出现了?”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在课本上找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突发灵感的我与学生们一起回忆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细节,当时露丝逃难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往炉子里加煤的工人们也加入了逃难的行列。我问学生:“泰坦尼克号是蒸汽轮船吗?”学生回答是的。下课后我查了相关资料才弄明白:“泰坦尼克号是蒸汽轮船,但是也有自身的电力系统可以说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当时内燃机的动力

5、还不足,远洋轮船主要的还是蒸汽机作为动力。”其实我还可以从蒸汽机车发展到内燃机车的技术方面的进步导入新课。下午第二节课,我尝试换了个方法上课。我用投影展示了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然后对同学们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新中国刚成立前,我们国家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有的火车司机开的还是蒸汽机车,当时有位司机回忆自己开蒸汽机车的情形曾嘲笑自己‘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炭的’,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开上内燃机车。大家觉得蒸汽机作为动力有什么缺点?”课后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段电视采访的原话补充到了幻灯片上:“‘我是被日本人强行拉到月山车站当

6、蒸汽机车司炉,记得那时我才十四岁,为了能活命,有一口饭吃,瘦小的我拿着那个大铁铲往车头锅炉的火床投煤,往返于(河南焦作博爱县)月山车站与(河南新乡市)新乡车站之间,全程九十多公里能跑两天,一趟下来整个人累趴在地上动不了,全身上下都是黑黑,还泛着油泥的亮光。所以当时有戏言道: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铁路工……’爷爷回忆起他年轻生活,向我们讲起那一段不为人知的铁路人辛勤工作的场景。”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相信他们一定对蒸汽机车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反思】第一节课上学生认为污染的来源是由于汽车的发明这个观点,让我重新思

7、考导入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一直是江苏省小高考的热点问题,所以用环保意识导入新课教学情境创设是很有价值的情境创设。但是选好主题以后,我们要注重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置,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虽然第一种导入立意比较深远,但是在课堂上比较难以驾驭。学生的答案及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启发我,可以用两次工业革命中带来的交通工具的进步这个视角导入新课,所以我灵机一动想起了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位年轻时当过火车司机,开过蒸汽式火车的老人的采访报道,并且回忆起了

8、泰坦尼克号电影的细节,于是有了第二节课的导入思路。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致内容和影响在初中教材里都以重点章节出现过,所以我认为从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导入新课也是可行的。人教版课本必修二经济史的第七课除了跟所在的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