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

ID:16521895

大小:342.53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8-14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_第1页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_第2页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_第3页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_第4页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商管理硕士(MBA)论文我国券商经纪业务创新硏究作年者_刘剑韬2004级学号304120280014指导教师杨丹教授定稿时间2006年11月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除正文对于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或事实资料已经加lii注释外,本学位论文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为获得西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等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学位论文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团体、企业和个人,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因

2、本学位论文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概由本人负责,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申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一2006年11月22日第一章绪论一、硏究目的与意义证券公司俗称“券商”,按照《证券法》的规定,我国的证券公司总体上可分为两类证券公司:一类是经纪类证券公司,只允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另一类是综合类业务范围包括证券发行承销、证券经纪、证券自营和其他业务。十几年来,证券公司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市场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质上讲,证券经纪业务是一种中介服务,是一种为投资者提供委托代理和证券投资咨询的服务,其价值在于帮助客户实现资产

3、增值的目的。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的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数量扩张、兼并重组和增资扩股。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新兴市场的资源垄断和行业保护壁垄,初始阶段的券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超额利润,于是,盲目追求高利润、高回报,不约而同地成为经营理念的出发点。随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大调整,证券业出现第一次洗牌,一些地区性券商或大券商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行兼并重组。本阶段的发展模式体现为“联合和兼并”,以营业部及其地区分布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之后,随着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冲击和加入WTO的脚步渐行渐近,一轮增资扩股的浪潮成为券商发展新模式。然而,国内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基本相同,业务结构

4、雷同的症结日益明显,而且对经纪和自营业务过于依赖。以最近5年为例,随着二级市场的上涨和下跌,证券公司的盈利也呈现出一种高度波动的状态。2000年当大盘实现最大涨幅时,证券公司的利润和净利润实现了5年中的最髙额。但2001年随着大盘的下跌,证券公司的盈利也随之下降,在2002年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在2003年虽有所好转,但证券公司的行业亏损面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在国外,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虽然经过3年股市的连续下跌,但高盛、美林等证券巨头仍然有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诚然国外证券市场上有做空机制,即在市场下跌时证券公司可通过高位做空,低位吋再买入获得盈利。但这仅

5、仅是表面现象,通过分析就可以得到深层次的原因:以美林证券为例,其经纪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只占一小部分,而资产管理费收入和投行业务占有较大比重,而我国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据其收入的一半以上,在行情不好的年份,比例占的更高。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广义上的“通道”式盈利模式,即证券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各种通道来获得收入。这些通道主要包括交易通道和发行通道,其中交易通道对应券商的经纪业务,发行通道对应券商的承销业务。这种以“通道”为主的盈利模式造成了证券公司的收入与市场走势高度相关,具有髙度不稳定性和周期性,加大了经营风险。同时,这种盈利模式使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趋同

6、,证券公司之间缺乏业务分工,常常会导致恶性竞争。通过对比,这种盈利模式己经不能适应证券市场新的发展格局,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必须创新,应从通道盈利模式向服务盈利模式转变,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是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当前证券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证券经纪业务作为券商业务的重点,如何保持快速发展,是所有券商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研究证券经纪业务的创新战略是创新理论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对券商的经营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外比较重要的证券市场有北美市场,以美国为代表;欧洲市场,

7、以法,德,瑞士为代表。欧洲一直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一般都是由银行的不同部门或不同的子公司经营,独立的券商数量很少,与国内券商的经营模式有较大差别,但对我们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西方,有关文献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未来全球金融企业发展的合理模式。瑞士信贷集团副董事长德瑞克博士在其《全能银行一未来的银行类型》一书中,总结了金融控股公司(包括全能银行)12方面的优势和成功因素,其中包括收入稳定,风险分散,具有更高的资本实力和信用评级,具有规模优势,有发达的分销体系等等。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国内金融企业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己有向混业经营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