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

ID:16534097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2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_第1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_第2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_第3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_第4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著作权论文:论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摘要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著作权扩张到网络环境中。为实现著作权保护的目的,保障公众利益,促进网络信息自由流通,顺应对著作权人精神权利尊重和保护的国际主导倾向,著作权人应该得到网络著作权之精神权利的保护。网络著作精神权利的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关键词网络著作权网络信息自由精神权利网络著作权是指权利人基于网络环境下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即网络作品)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包括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两方面,本文仅就网络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进行探讨。一、著作精神权利发展概说在大陆法系国家,精神权利在著作权中

2、居于核心地位,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人基于作品而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人的精神密切相关、使其人格、作品受到尊重的权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精神权利不能转让和剥夺,只能由著作权人本人享有和行使。其称谓在《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中采用的是“精神权利”的提法,英美学者将法国法中的“droitmoral”译为“moralrights”,中文译为“精神权利”,伯尔尼公约的英文文本也采用了这一译法。德文中与之相应的词为urheberpersnlichreitsrecht,直译为“作者人格权”,《日本著作权法》沿袭了德国有关规定,称为“著作人人格权”。《俄罗斯联邦著作权和邻接权

3、法》使用的是“精神非财产权”的概念,《意大利著作权法》则将“作者的人格权”与“作者的精神权利”视为同一语。豍我国的著作权法中,精神权利被称为“人身权利”,这一提法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著作精神权利虽与人身权利有一定联系,却是比精神权利广泛得多的权利。精神权利作为法律概念源于法国,安德烈·莫里洛是第一个在法律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学者,豎之后精神权利逐渐被大陆法系其他国家所接受。十八世纪末,在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下,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等人提出了作品是人格权、精神权的一种延伸权利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大陆法系的国家立法所采用,主张保护作者的精神权。法国最初的著作

4、权立法,即1791年《表演权法》和1793年《复制权法》,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精神权利,并且明确了精神权利较之财产权利的优先效力。与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注重保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不同,英美法系国家认为著作权由保护作者的经济利益发展而来,将著作权仅仅视为单纯的经济权利,后来才将精神权利的保护列入版权法。我国对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作了突出规定。1990年的《著作权法》在规定著作权时,先规定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然后规定财产权利,凸显了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地位,顺应了20世纪末各国强调精神权利的立法发展趋势。2001年和2010年我国相继修订的著作权法沿袭

5、了这种趋势。二、网络著作精神权存在的必要性著作精神权利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人基于作品而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人拥有将作品公之于众或保留在其私人生活范围内,要求尊重其创作者地位及其作品的完整性,因其信念改变而追悔或收回作品以及将其作品从发行中撤回等权利。豏之所以对作品设置著作精神权,是因为作品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等紧密相连,是作者人格的延伸。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不少人以信息自由、价值最大化、促进网络产业发展等为理由质疑网络著作精神权利存在的合理性。有人甚至说,因特网将是作者精神权利的终结者。确实,在因特网上,每个

6、人都有能力同时成为作者、出版商和侵权人。豐信息网络技术给复制、改动、组合他人作品提供了极大方便,每个上网用户“都能轻而易举且天衣无缝地改变他人作品,并向全球传播”。豑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因特网上是否还应该有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位置?精神权利的功能在于保障著作权人的精神、智力和精神利益。保护著作权人精神权利也就是承认和尊重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形成所做出的精神上的贡献,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豒网络环境下保护精神权利的意义与传统环境下没有不同,都是为了激励著作权人更多更好地创作作品,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精神权利给予了著作权人巨大的

7、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有时是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推动其进行智力创造的力量。因此,必须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豓在网络环境中,承认并保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首先,对网络著作权精神权利的保护可以鼓励和促进文学艺术创作,调动著作权人更多更好地创作作品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精神权利是整个社会对著作权人智力劳动的承认,并给予其精神上的回报。作品是作者人格和精神的产物。作者为了创作一部作品,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经过艰苦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表现其个人思想感情、个性特点的作品。这种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创作作品也是作

8、者实现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