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548741

大小:65.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联系具有普遍性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2.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

2、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3.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A.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思维和

3、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9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之所以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从哲学上讲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B.意识都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正确的意识能够通过人们的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

4、反映6.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7.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8.西部大开发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要求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

5、有阻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9.近年来,有人提出要“以世界看得懂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熟悉并认同的逻辑去向世界说明中国”,因为“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有人反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西方“看得懂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去向外人说明中国?难道我们不可以用中国的方式和语言展现中国?形成上述不同的看法说明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

6、选择性10.“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9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1.对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实践与认识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7、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

8、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1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16.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9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17.“任何真正的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