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

ID:16573729

大小:70.6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_第1页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_第2页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_第3页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_第4页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铅同位素考古:文物的指纹①如果说碳十四测年技术解决了考古发现的“何时”问题,那么铅同位素考古方法解决了文物来自“何地”的问题。②1966年美国学者Brill在美国考古学年会上宣读了他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件铅玻璃、铅丹颜料以及铅青铜的铅同位素分析结果,宣告铅同位素考古的诞生。Brill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与希腊的古代铅矿,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的铅矿,西班牙、威尔斯、撒丁岛的铅,以及

2、埃及的古代玻璃和釉上的铅完全不同,表明中国古代玻璃最有可能产自本地。③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是怎样的呢?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04Pb、206Pb、207Pb和208Pb,其中204Pb总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206Pb、207Pb和208Pb分别是238U、235U和232Th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放射成因铅。由于各地金属矿山在成矿过程中所处的地质环境中铀和钍含量不同,以及成矿的地质年代不同,所以其中放射成因铅的含量比率会有不同。这样,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各地铅矿石的“指纹”——指征矿石的来源。④

3、在古代很多文物的生产中,铅或多或少会成为原料之一,例如青铜器、玻璃、陶釉、颜料等。因此,铅同位素组成也是文物的“指纹”,是探究古代矿产开发、商品生产和贸易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参考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学者纷纷利用铅同位素方法探索青铜器矿料来源,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⑤英国牛津大学的Gale夫妇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探索青铜时代地中海地区青铜工业的铜料来源。通过对比青铜制品和铜矿山的铅同位素数据,他们提出了古代地中海铜矿料的贸易路线。此项成果于1982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4、上正式发表。几乎同时,德国学者发表了他们对阿纳托利亚古代铜器的分析结果,提出锡青铜合金化技术与铜、锡矿料同时被引入安纳托利亚。⑥在我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商周王朝辉煌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独树一帜,青铜铸造业耗费了巨大的铜锡铅资源,但是作为青铜文化分布核心的中原地区恰恰是铜锡资源的匮乏区,铅同位素方法为解决商周青铜器矿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2018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金正耀首次运用铅同位素方法测定了殷墟出土的12件晚商青铜器,并发现部分商代青铜器中含有高放射成因铅。在

5、国内,这种罕见的异常铅仅发现于云南东北部的部分金属矿山,据此他提出了轰动学界的商代青铜器矿料来源“西南说”。此后三十年,金正耀团队对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三星堆、金沙、盘龙城、大洋洲、天马-曲村、琉璃河、炭河里、周原、洛阳等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进行了地毯式地全面测试,完善了中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库,并明确提出了连接西南和中原之间的“青铜之路”。⑦如今,铅同位素考古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而各国学者的研究势头丝毫未减。铅同位素考古方法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使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光明日报》

6、2016年01月01日作者吴晓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件铅玻璃、铅丹颜料以及铅青铜的铅同位素分析,美国学者Brill于1966年宣告铅同位素的诞生。B.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其中204Pb、207Pb和208Pb分别是238U、235U和232Th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C.英国Gale夫妇于1982年首次将铅同位素方法探索青铜器矿料来源的技术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正式发表。D.以金正耀为首的团队通过全面测试,明确提出了连接西南和中原之间的“青

7、铜之路”,这表明我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下列对“铅同位素考古”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铅同位素考古技术可以解决文物来自“何地”的问题,依此我国学者金正耀提出了轰动学界的商代青铜器矿料来源“西南说”。B.铅同位素考古技术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上的铅与埃及的古代玻璃和釉上的铅、撒丁岛的铅等完全不同,表明中国古代不具备生产玻璃的能力。C.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是依据各地金属矿山中铀和钍含量以及成矿的地质年代的不同,比较放射成因铅的含量比率,进而指征矿石的来源。D.铅同位素考古方法是

8、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虽然铅同位素考古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但这种方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8A.德国学者对阿纳托利亚古代铜器进行铅同位素考古分析,证实该地区在古代没有发现铜、锡矿料,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掌握锡青铜合金化技术。B.依据金正耀铅同位素考古实践结论,中原地区虽然拥有辉煌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但是该地区的铜锡资源匮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