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

ID:16693964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_第1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_第2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_第3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_第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3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后达标检测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天津河北区模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解析:选D。据材料中“《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

2、焉”,可知推行《春秋》之义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非怀念上古之风,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为政以德,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知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2.(2016·河北唐山模拟)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

3、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解析:选A。孔子认为,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还要对父母不违背。可见他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故A项正确;孔子的孝道标准不同于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孔子孝道思想的目的,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孝是否在孔子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故D项错误。3.(2016·湖南常德模拟)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A.六国相互

4、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成为社会常态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六国互相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的大意是:那些贤能之士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结合时代背景,题干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六国时期是士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各国选拔人才使墨学地位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D项错误。54.(2016

5、·湖南怀化模拟)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C.老子D.墨子解析:选C。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

6、转化,选择C项符合题意。5.(2016·河南洛阳模考)《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材料表明《春秋》一书(  )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明《春秋》在维护奴隶主统治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孔子思想的保守性,故A项正确;周王此时已经不具备统治天下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德治民的理念,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具备统一治国的思想,故D项错误。6.(2016·江西赣州摸底)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

7、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解析:选D。由材料“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可知荀子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封建伦理道德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统治者一直都重视伦理道德,而不是从宋朝开始重视,故B项错误;宋朝时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由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