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

ID:16715539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_第1页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_第2页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_第3页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医疗重在观念的转变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迅速成为中华大地的热议之词。国务院昨天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11项重点行动。这是在告诉大家:中国的网联网社会与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加速行动时期。昨天,我在微博上说:“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应该为我们新时代年青人提供一个很好很好的公平的发展平台,用心去做,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在美国,互联网战略早就上升到国家战略,“互联网+医疗”更是走在世界前列。而中国的“互

2、联网+医疗”战略仍然处于犹豫、尴尬的阶段,甚至需看“院长”脸色“行事”。不仅“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其他”也正面临着如何突破利益集团堡垒的问题。我很早就说,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要解决四个问题:观念、法规、技术和服务。观念,是决策层、执行层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问题,或是正能量或是阻力;法规,是保证互联网应用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基石,既是安全问题,也是质量问题;技术,基本想到的都可以做到,不是主要问题;服务,就是运营商与医院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利益呢?(本人批注!)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

3、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   “互联网+医疗”,内容极其广泛,意义非常深远。它将打破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看病难”的瓶颈,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猛烈的颠覆,是对传统就医模式的冲击,是对原有的医

4、疗(势力)格局的改变。今天,我们要打破的是影响“互联网+医疗”的利益格局,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医疗平台与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早在2000年,我就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预约平台,把传统的(电话、BB机、电报、传真等,见《医院前线服务》)预约模式建立在互联网上,把医院的挂号处延伸到社区与家庭(当时电脑与网络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大提升医院门诊的效率,也方便了病人。那时,我还提出建立网络床位调配系统,模糊分科,充分解决医院床位不均和科室奖金不均的问题。很可惜,床位调配严重地冲击科室的利益,也许会造成一些科室的萎缩、消失,所以至今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个例子就是当今互联网遇到的重要闸口

5、。又如,“滴滴打车”、“优步”除了不利于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之外,没有其他不利的。如果有缺陷,可以完善之。显然,这都是观念与利益的问题。    上周在市二宫举行的公众论坛《互联网能否解决看病难?》,有人质问我:“既然你开创了网联网预约挂号,为什么在省医院看病还这么难呀?”我说,这是一个“互联网+服务管理”的问题,是服务营销的范畴,我通过互联网实现我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主雅客来勤呀!这与一个医院解决整个社会看病难问题是没有关系的。相反,互联网解决了不少的看病难。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

6、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    若干年前,我就提出“互联网+全科医生”(见我新浪博客),即“网络全科医生”。这是从互联网的优势出发,通过网络实现我们正在推行

7、的大部分全科医生制度。这种方式总比我们用传统的思维去硬性规定全科医生要“家访”多少次,去建立根本没有意义的纸质健康档案强吧!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全科医生进行实时的绩效管理,并通过服务分值计算“工分”,进而计算薪酬:底薪+工分(业绩)。    假如一个全科医生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公共卫生任务,而且效果是好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网络全科医生”制度化呢?这样的网络后台管理不是比领导下基层督导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