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

ID:16786350

大小:4.3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24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_第1页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_第2页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_第3页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_第4页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青藏高原——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青藏高原——戈壁沙漠——黄土高原是一个成因上彼此相关的耦合系统。黄河的起源,华北平原与黄海、渤海的充填以至北太平洋海底的粉尘堆积都是这一耦合系统的进一步延伸。青藏高原周缘强烈地壳活动,冻土、沙漠土和黄土的形成,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地质灾害区域性和周期性的衍生也是这一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表现。青藏高原的隆起则是这一长串耦合系统的起动力。青藏高原隆升共分为四大阶段,十五个隆升幕,经历了四次构造运动①喜马拉雅运动②青藏运动③昆仑︱黄河运动④共和运动45Ma前后35Ma前后21Ma前后17Ma前后13Ma前后8Ma~7Ma间3.6Ma~

2、3.4Ma2.6Ma~2.5Ma1.7Ma~1.5Ma1.2Ma~1.1Ma0.9Ma~0.8Ma0.6Ma~0.5Ma0.15Ma前后0.05Ma前后0.01Ma~现今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开始隆升,形成冈底斯山脉及相关盆地。构造变形效应:南北向挤压缩短及向北推移,喜马拉雅地区缩短700km,姜塘地区缩短429km。环境灾害效应:更古老的地形面解体,地势低缓,气候暖湿,基本奠定现代自然格局。第一幕第一幕:45Ma前后两大板块继续碰撞,并叠加了来自西方阿拉伯板块的俯冲作用,青藏高原缓慢抬升。构造变形效应:产生东西向走滑和南北向扭曲。环境变化效应:第一级夷平面开始形成,南极大陆

3、冰盖在此时已开始形成,全球进入一个相当长的冰冷时期(长达13Ma)。地质灾害效应:火山活动高发期。第二幕第二幕:35Ma前后青藏高原第一阶段褶皱冲断抬升,地壳硬化程度大大增强,岩体的剥露速度突然加速【(0.07±0.025)mm.a-1→>2mm.a-1】。构造变形效应:红河、澜沧江等断裂大规模左旋走滑,拉分盆地形成,以此种方式吸收了两大板块汇聚时所产生的应变。第三幕第三幕:21Ma前后两大板块继续碰撞挤压,欧亚板块由变形缩短转变为造山运动。构造变形效应:构造地体整体升降,垂直消化印度板块俯冲应力。环境变化效应:喜马拉雅山前出现沉积,第一级夷平面彻底解体,高原还未强烈隆起,周缘盆地中无

4、巨砾沉积,其后进入长期的剥蚀夷平期。第四幕第四幕:17Ma~15Ma间两板块继续碰撞,进入青藏高原主要隆升时期之一。构造变形效应:青藏高原主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大规模逆掩推覆。环境变化效应:地壳浅色花岗岩大规模侵位,火山活动强烈。第五幕第五幕:13Ma前后青藏高原进一步隆升,近1000m。构造变形效应:在喜马拉雅山等地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断裂谷地,开始了新的成湖时期。环境变化效应:水系变为呈河湖串珠状的外流水系。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开始出现,中国风尘堆积开始(第三纪红粘土),第二级夷平面开始形成。地质灾害效应:火山强烈活动,亚洲内部干旱化开始。第六幕第六幕:8Ma~7Ma间青藏高原整体开始

5、强烈隆起,横断山系开始隆起,昆仑山强烈抬升。隆升速率达到1~2mm.a-1,隆升高度达1000m。构造变形效应:阿尔金断裂由逆冲转变为左旋走滑,对南来的挤压起到了阻挡和转换作用,使南来挤压力转变为北东向水平力,青藏高原开始向东滑移挤出,川滇地区强烈活动,泥河湾盆地、榆社盆地、三门峡盆地形成。第七幕第七幕:3.6Ma~3.4Ma间环境变化效应:①红层沉积结束,并褶皱变形遭受剥蚀,青藏高原普遍出现与山岭上升相伴的磨拉石沉积;统一的高原主夷平面开始解体;②来自海洋的季风湿润气流进入亚洲内部,青藏高原水体扩大,同时进入第六冰期,沉积M6冰碛层。地质灾害效应:为泥石流发育期,塔里木盆地、阿拉善地

6、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沙漠戈壁,为黄土形成提供了物源。第七幕青藏高原隆升加强,祁连山隆起,第一级阶梯状地貌形成。隆升速率:2~7mm.a-1,隆升高度达到1500~2000m。构造变形效应:青藏高原此时开始由加厚缩短、逆冲推覆为主的塑性变形转变为刚性块体的滑移挤出,断裂带性质全面转变:1.青藏中南部SN向地堑和裂谷开始形成;2.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增大;3.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喀拉昆仑——嘉黎及红河等三条断裂带全部由压扭转为右旋走滑。第八幕第八幕:2.6Ma~2.5Ma间4.中北部的金沙江——鲜水河、昆仑山南缘及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均由压扭转变为左旋走滑;5.在六盘山和龙门山形成强烈的具左旋性质的

7、挤压推覆构造。整个青藏高原转变为以伸展变形和向东挤出的运动体制。第八幕环境变化效应:季风环流出现,红土沉积结束,黄土沉积开始(午成黄土,2.5Ma),东亚冬季风持续增强,青藏高原进入寒冻剥蚀作用为主的时期,次早冰期出现;青藏高原区出现巨型近东西向磨拉石建造,周缘沉积盆地沉积结束并斜列,黄土高原开始形成。地质灾害效应:青藏高原山谷泥石流发育,黄土高原进入第一侵蚀高峰期,昆仑山及云南等地火山强烈活动。第八幕青藏高原隆持续隆升,2~7mm.a-1。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