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

ID:1678745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上传者:U-5097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版权贸易是与版权中的经济权利或财产权利有关的一项商业活动,即版权买卖行为,是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与他人对版权利用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由于版权贸易属于无形财产权贸易,它比一般贸易活动更复杂,其概念更难以界定。通常认为,版权贸易就是指版权所有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就有偿转移某部文学、科学或艺术作品之版权中某项或几项财产权(作品使用权)进行的经济活动。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图书版权贸易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种类。从版权的流向来分类,图书版权贸易可以分为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版权引进,即我国出版社从海外出版社引进或购买版权。版权输出,即我国出版社向海外出版社出售、转让版权。该种分类是图书版权贸易的主要分类方法,国家版权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等官方机构每年都就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分类方法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此外,根据图书版权贸易范围的大小来划分,图书版权贸易还可被分为国内图书版权贸易和国际图书版权贸易。一、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1年至1991年,国务院于1981年下发了《加强对外合作出版管理的暂行规定》,指导国内出版社开展与海外出版单位进行合作出版业务。由于我国当时还未颁布著作权法,并未真正提出版权保护和图书版权贸易等概念,但实际工作内容类似于现在的图书版权贸易。第二个阶段为1991年至2001年,我国于1991年6月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随后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出版社根据相关法律依据,开展图书版权贸易。第三个阶段为2001年至今,我国于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图书版权贸易数量急剧上升。表1 1998—2008年中国图书版权引进输出一览表(单位:种)②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引进输出54695886459418734363882506531023512971251681110040131493821434109502050102252571157762440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8年的11年里,除个别年份之外,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总体贸易量在不断增长且发展迅速。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面临人民币不断升值、海外购买力减弱的压力,中国图书的版权引进数量还是达到了15,776项,图书版权输出数量达到2,440项。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量的增长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健康态势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近年来“中国图书海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图书版权贸易质量方面,以2007年为例,2007年的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数量由2006年的“双增长”发展为“一增一减”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 ,这说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质量在提高,全国各出版社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共引进图书版权10,255种,比上一年下降6%;全国通过出版社输出图书版权2,571种,为历年最高,比上一年上升25.4%。2007年通过图书出版社开展的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约为4∶1(2006年为5.34∶1)。可见,全国各大出版单位大力拓展对外图书版权贸易空间,在继续加强图书版权引进工作的同时,在图书版权输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从图书版权贸易地区分布上看,以2008年为例,图书版权引进地情况为美国4,011种,英国1,754种,德国600种,法国433种,俄罗斯49种,加拿大59种,新加坡292种,日本1,134种,韩国755种,香港地区195种,澳门地区4种,台湾地区6,040种,其他地区450种。图书版权输出地情况为美国122种,英国45种,德国96种,法国64种,俄罗斯115种,加拿大29种,新加坡127种,日本56种,韩国303种,香港地区297种,澳门地区47种,台湾地区603种,其他地区536种。可见,以台湾、香港、韩国、日本、澳门和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仍然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虽然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已经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中国与欧美国家地区的版权贸易量也有所增长,但中国图书打入欧美市场仍然任重而道远。二、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存在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图书版权贸易逆差明显近年来,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总体贸易量增长显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明显。在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图书版权贸易中,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更为严重。以2008年为例,中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11项,向美国输出图书版权122项,引进输出比约为33∶1。同年,中国从英国引进图书版权1,754项,向英国输出图书版权仅为45项,引进输出比约为39∶1。可见,贸易逆差已经成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2.各省市图书版权贸易差异较大我国目前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2007年引进版权最多的五个地区为北京、上海、江苏、吉林、湖南,版权输出最多的五个地区为北京、吉林、上海、辽宁、江苏。总体而言,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资源丰富,对外版权贸易比较活跃。然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版权贸易观念意识不强等原因,图书版权贸易量较小,很多独特的文化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3.出版社国际版权贸易意识不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中国大部分出版社并没有树立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观念和意识。由于中国的出版市场巨大,每年1,000多亿的发行规模使得大多数出版社主要考虑国内市场的开发。部分具有国际版权贸易意识的出版社,由于引进版权比输出版权成本更低、利润更大,使得他们在实际的贸易操作中更倾向于版权的引进,而不是输出。此外,在市场运作方面,我国的出版社相对于海外同行,缺少品牌建设、渠道推广等市场管理的观念和经验,版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很大阻力。4.图书版权贸易人才缺乏图书版权贸易工作是一项专业化较强的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图书版权贸易的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外语、法律、管理、市场营销和会计等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图书版权交易的国际惯例,及时了解世界出版市场的趋势变化,掌握图书跨国运作等规律。一个高素质的图书版权贸易人才不但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多年的从业经验。而我国大部分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工作是由编辑来负责,没有专门的版权贸易部门。人才的缺失限制了大多数出版社版权贸易业务的发展。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 三、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对策1.树立开拓海外市场的意识近年来,在“中国图书海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大部分的国内出版社仍然没有树立海外推广观念,图书版权贸易意识薄弱。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图书版权贸易意识缺失,贸易量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出版社树立图书版权贸易意识,鼓励出版社积极进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帮助企业树立海外推广意识、品牌建设、渠道推广等观念,促进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开发适合海外读者的内容产品加大图书版权贸易量,减小贸易逆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有符合海外读者阅读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好作品。近年来,中国向海外出口的图书内容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中医、气功、名胜古迹、民俗知识等内容。这些图书的海外读者群仅仅是海外市场的一小部分,读者对象多为海外华人和汉学家。由于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大多数海外读者对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图书并没有足够的兴趣,相当一部分海外读者更想对中国的现状有所了解。然而,中国出版社对于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开发却相对薄弱。出版社应加强对当代题材资源的开发,扩大海外读者群,增加图书版权贸易量,减小贸易逆差。③3.积极采用代理制在国际上,图书版权贸易普遍采用代理制。1996年4月15日国家版权局发布的《著作权涉外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规定:“著作权涉外代理是指著作权涉外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办理涉外著作权中财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以及其他有关涉外著作权事宜的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相对规范且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贸易双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具体贸易过程中,专业的版权代理机构可以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促成贸易合作。特别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出版社缺乏海外市场经验,采用代理制有利于我国出版社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有利于建立有序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秩序。4.利用高新技术推动贸易发展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出版社应积极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发展图书版权贸易。出版社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自家单独或联合相关出版社开发版权贸易信息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根据图书版权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采用多种语言,并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以此让贸易伙伴及时了解我方版权产品的最新情况,有效地推介我方产品,加大贸易合作机会。此外,出版社还应积极利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贸易手段,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利润。5.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严重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政府加大“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给各出版企业以更多的政策支持,切实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制约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严重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出口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力度,鼓励国内的出版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行图书版权贸易。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在高等院校设置图书版权贸易专业,积极培养能够胜任国际版权贸易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政府还可协助出版企业建立相关行业协会,为出版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各种服务。总之,在政府和出版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在近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情况,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企业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提高贸易质量,推广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还需要政府和出版企业进一步的配合与努力。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 注释:① 焦广田:《话说版权贸易》,《中国出版》,1999年第5期。② 根据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历年数据整理所得。③ 根据2009年3月26日对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出口部聂君庆主任的访谈整理。(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