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养护之技巧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

ID:1692960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_第1页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_第2页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_第3页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_第4页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鹃花养护之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鹃花养护之技巧杜鹃花很美,大家都愿意养,但怎么养得好?这里有许多讲究,杜鹃花喜偏酸性水土,怕碱性水土,怕水涝:喜温凉,怕燥热,喜润环境,怕空气干燥;喜半阴,怕烈日;喜薄肥,怕浓肥。用什么土落叶松腐殖土酸度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水性能好,适宜杜鹃生长。用什么水?杜鹃用水以PH值7以下为宜。水质趋碱性的地区,除贮用雨水、雪水外,可用酸化处理的水,即一百斤水加0.1%硫酸亚铁常年浇用。如果酸度不够,可少滴点食醋加以补充。如何浇水:(1)要用"困水",即把水与杜鹃在同一温度的地方加以晾晒。用鱼缸水、雨水、江河水也可。(2)土壤不干不浇,干也不要

2、过于,过于叶子会蔫。(3)浇必浇透。(4)冬夏有别。冬天叶子好,夏季湿点无妨。开花期不宜多浇水,过多易落蕾和早谢;春秋风大气干,必须保证充足。注意喷洒叶面和地面,保持一定湿度施肥杜鹃花用肥量比其它花卉都轻,一般规律是:生长期施肥,休眠期不施肥;旺时施肥,病株则不施肥;叶芽活动时施肥,不活动时可不施肥。什么肥好?以酸性和低碱性为好,要求肥力缓和、肥效较长,又要求氮磷钾三要素含量都较高。如豆饼、大豆、麻酱渣、淘米水、马蹄片、洗肉水蛋类、奶水、羊粪等都含有氮磷钾各种成分。10杜鹃啼血的传说杜鹃鸟俗称布谷,也叫子归、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

3、,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象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花开红又红,大家都很喜欢杜鹃花,可是家庭养殖杜鹃花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家庭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很多是网友的经验之谈,很宝贵,希望对大家养殖杜鹃花有所帮助。家里的杜鹃,养养叶子就干了,叶边也卷了起来,长得花骨朵也慢慢变干,能开花的很少,最多能开1-2朵,怎么办

4、呢?我们先对杜鹃花来一个全面的了解。杜鹃花(Rhododendranspp.)又名杜鹃、鹃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中,杜鹃花的花、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极广。(一)形态特征及种与品种杜鹃花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既有常绿乔木、小乔木、灌木,也有落叶灌木。其基本形态是常绿或落叶灌木,分枝多,枝细而直;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绿色,疏生硬毛。总状花序,花顶生、腋生或单生,漏斗状,花色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园艺品种约有300种,根据其形态、性状

5、、亲本和来源,将其分为东鹃、毛鹃、西鹃、夏鹃4个类型。101.东鹃即东洋鹃,因来自日本之故。又称石岩杜鹃、朱砂杜鹃、春鹃小花种等。本类包括石岩杜鹃(Rh.obtusum)及其变种,品种甚多。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小,分枝散乱,四月开花,着花繁密,花朵最小,一般花径2厘米~4厘米,最大至6厘米,单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种。传统品种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两季开花的四季之誉等。2.毛鹃俗称毛叶杜鹃、大叶杜鹃、春鹃大叶种等。本类包括锦绣杜鹃(Rh.pulchrum)、毛白杜鹃(Rh.mucronatum)及其变种

6、、杂种,体型高大,生长健壮,适应力强,可露地种植,是嫁接西鹃的优良砧木。花大、单瓣、少有重瓣,花色有红、紫、粉、白及复色。品种10余个,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疏球红等。3.西鹃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称西洋鹃,简称西鹃,系皋月杜鹃(Rh.indicum)、映山红及毛白杜鹃反复杂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类。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怕冻,花期4~5月,花色多种多样,多数为重瓣、复瓣,少有单瓣,花径6厘米~8厘米,传统品种有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现大量杂交新品种,从国外引入的四季杜鹃便是

7、其中之一,因四季开花不断而取名,深受人们喜爱。4.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日本称之皋月杜鹃(Rhindlcum)。发枝在先,开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富、整齐,叶片排列紧密,花径6厘米~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彩。传统品种有长华、大红袍、五宝绿珠、紫辰殿等。其中五宝绿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阁状,是杜鹃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种。(二)生态习性及分布10杜鹃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其中我国约占全世界总数的59%,原种集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和四川海拔1000米~3000米的高山上,故形成喜疏荫环境、忌阳光曝晒,

8、要求夏季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根部亦易遭干热伤害。其耐寒力因原产地不同差别很大,多数抗寒性较弱。要求肥沃、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和排水不良的粘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