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ID:17011058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_第1页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_第2页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郑店中学王梅枝㈠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三要素,决定了语文的“一语四文”的教学内容、要求。其中语言的要求如下:要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热爱祖国文字的强烈感情,对母语有科学的初步认识。显然,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修辞就是研究语言的运用和运用中的语言的,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以及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则的总和便是修辞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简言之,修辞是语言的选用法。早在1980年中国语言学成立大会上,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过“语文教学的进一

2、步发展,就是要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发展至今,尽管人们作了很多艰辛探索,可似乎还是未能真正走上修辞教学之路。㈡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1.修辞与语文教学面对共同的对象:现代汉语语言学是科学体系中所不可缺少的。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语言学家,但所需要的人数并不会太多。大中小学生中,只是极少数,甚至是个别的人,将来可能去从事语言的研究,而绝大多数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有着特殊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有修辞活动,只是在文字出现之前,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无从考察。而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就得以知道早在

3、3000多年前的甲卜辞和器物铭文已有修辞现象。语言及其运用(言语)与修辞同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进行规范。修辞手段主要以语言物质材料为基础。就现代而言,修辞以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为基础对他们进行运用。修辞学家在给修辞以解说时,大都强调了这一事实。陈望道说:“修辞是利用每一国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手段来表现我们所说的意思。它要讲究美妙,讲究技巧,但不是凌空的浮泛的,是利用语文的各种材料(语言、文字等)来进行的”。张弓说:“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他

4、们都强调了修辞是利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和“民族语言各因素”进行的。而离开了语言的要素(“辞”),语文教育和修辞都没有基础,都失去了对象。2.修辞和语文教育在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一致的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语文教育不是

5、要把本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现代汉语规定得死死的,一个东西、一样动作、一种性状,都只允许由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只允许用一种句式来表达。它要求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汉语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它容许语言各个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存在。具体地说,就是它在一定地原则下容许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同义句等等的存在。而修辞的最根本的准则,通俗一些说,就是“一样话,多样说”,也就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同义形式的利用和选择来达到提高表达的目的。人们根据交际需要,选用同音词、多义词造成谐音相关、意义双关,选用同义词(近义词)准确表达事物在性状上,色彩上、风格上

6、的细微差别,选用同义句以突出表情达意的侧重点,作家还以种种有别于他人的语言形式的运用造成自己的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等等修辞事实,又都有利的说明它们在对语言运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3.修辞和语文教学都遵循和适应着语言自身的发展,并促进着语言的发展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

7、,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以语言能力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依据。而只有在保持相对的稳定的同时,不断发展变化,才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没有相对的稳定,经常变动,各自为用,语言运用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造成教学和交际上的障碍和困难;没有发展变化,语言就会永远停顿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跟上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语文教育便要停滞并落后,那种100年不变的教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