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精神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

ID:17046693

大小:28.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_第1页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_第2页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_第3页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_第4页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西迁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要搬迁,首先要解决的原则问题是搬迁到何地去。竺可桢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认为,浙大决不搬迁到如武汉、长沙或重庆那样的大城市去,以免造成内迁大学过于集中在大城市,而是要搬迁到那些从未有过大学的城镇,以至僻静的农村,使大学的内迁与中国内地的开发得到结合。随着战事的发展,浙江大学四次向大西南搬迁。竺校长的这一决策,使浙大在战事相对安定的山区或农村,找到了相对安定的办学环境,有利于保存我国知识力子的力量,培养众多的学生。浙江大学这支"文军",在大江以南的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和山区,既坚持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同时

2、,浙江大学的学生来源地也从原来以东南地区,即苏、浙、皖、赣为主,扩大到苏、浙、皖、赣、闽、湘、粤、桂、黔、蜀诸省,以至招收全国各地(包括东北各省)的流亡学生,发展成为一所全国性的大学。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一、初迁浙江建德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以后,由于战时情况的需要,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竺可桢校长担任主席。这个委员会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等

3、9股,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中一项工作;同时成立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另外开办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  浙大帅生本着"读书不忘救国"的精神,课余开展了各种抗战活动。如联合杭州市各教育单位出版《抗敌导报》,每五日出一期;文学院教师撰文主编《国命旬刊》,宣传抗战意义;学生出版《每日壁报》、《抗敌三日刊》和《浙大学生战时特刊》,并作了多次募捐、救济、慰劳、义演、宣传等工作,进行得热烈而有成效。竺校长还和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校长等一起,由“蔡元培先生领衔,

4、致一英文电与九国公约,……主张公道,制载日本侵略”。同时,浙大在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的主持下积极筹划西迁事宜。为了使一年级新生能安心学习,竺校长于1937年9月14日和西天目禅源寺方丈妙定商定,租借寺院余屋,作为1937年度新生的教学和生活用房。9日21日,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天目山,27日起上课。虽然条件因陋就简,又地处深山,远离城市,但师生朝夕相处,不仅授课答疑都极便利,而且道德品行的陶治更为有利,因此,汁划多时的导师制首先在这里推行起末。在当时来说,浙大试行导师制是国内教育界首创。学校又决定把附设的高工和高农两校迁往萧山县的湘湖。

5、竺可桢校长实地调查西天目山禅源寺情况(1937年秋摄,照片上题字为竺校长手迹)至于杭州浙大本部,由于敌机侵袭,从9月20日至10月30日,六星期中,因警报而不能上课的时间平均达16%。但浙大师生在日机狂轰滥炸的惰况下,警报一解除,仍然照常上课。到11月5日,敌寇在浙江、江苏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离杭州不远,浙大决定迁校建德县。建德在杭州西南约240公里,古称严州。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教师学生分三批出发,在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11月下旬,浙西

6、形势危急,天目山中的一年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搬迁,自11月底起,天目山师生分批行动,乘车、步行、换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达建德。全校稍事休整,立即复课,一学期的课业,并无大的影晌。浙江大学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所有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分散在城内各处,总办工室设在总府前方宅,教室分设在林场、天主堂、孔庙等处,宿舍则在中心小学、万源当、东门街一带民房。浙大师生员工加上家属不下干余人,所以每天课余饭后,街巷拥挤。加上其他迁来的学校,建德一时成了学校城。11月20日,竺校长从广播中得知南京国民政府迁移重庆的消息。同时,苏州陷

7、落,日寇南侵,逼近嘉兴,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考虑再次搬迁,派人到浙江南部和江西等地实地了解。12月2日,接到教育部来电,同意浙大迁移浙江或江西南部。竺校长决定亲赴江西,进一步落实校址。经竺校长多日奔波联系,江西省政府同意拔吉安县青原山及泰和县大原书院旧址给浙大,但要求以后能集中泰和。竺校长返杭后立即召集特种教育委员会,“决定提早迁赴吉安。因照原拟寒假中迁往,如是则学生课业无妨碍而吉安方面之房屋而可从容预备,但南京失落以后,日本人有侵武林之趋势,杭州如失守,则公路必断,而浙赣或不通,故不得不先迁也。即派人赴玉山接洽车辆,以便定期停

8、课。”浙江省政府迁到浙江南部后,11月26日,省教育厅宣布省立学校疏散,从此浙大附设高工、高农两校失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