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浙江大学西迁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

ID:27356929

大小:5.48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2-01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_第1页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_第2页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_第3页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_第4页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浙江大学西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战火中的东方剑桥中文名:浙江大学外文名:ZhejiangUniversity(ZJU)简称:浙大校训:求是创新创办时间:1897年5月21日(清光绪23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型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985工程,211工程,C9联盟知名校友:竺可桢、陈独秀、蒋百里、李政道所属地区:中国杭州主要院系: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等学校地址:浙江杭州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学校前身: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浙江大学校徽浙大发展历程1897年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在浙江建立,是中国

2、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清统治集团迫于外界形势,不得不拟议实施“新政”,同年11月,浙江巡抚廖寿丰奏改浙江求是书院为求是大学堂。1902年,求是大学堂改称为浙江大学堂。1903年12月,浙江大学堂遵《奏定学堂章程》改为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浙江高等学堂更名为浙江高等学校。1914-1927年期间暂停办学。1927年更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04月01日更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07月01日起,校名前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3、。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浙江大学在国民政府的指示下,从1937年11月开始从杭州往内地西迁。先后经浙、赣、湘、粤、桂、黔等六省,于1940年初,到达贵州的遵义和湄潭,并在那里坚持办学长达七年之久。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1995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0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曾经从浙江大学分离出去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回归浙大母体,共同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2013年5月15日,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建立联合学院事宜签署了“浙江大学——帝国

4、理工联合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首个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的高校。国立浙江大学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蓄意破坏,我国高等学校为救亡图存,保存民族元气,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历程,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高校西迁史。在这场历时数年,涉及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西迁运动中,浙江大学面对恶劣的环境,在竺可桢校长的卓越领导和西迁途中各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艰苦奋斗、求是创新,成为在艰难困苦中崛起的“东方剑桥”,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浙江大学要搬迁,首先要解决的原则问题是搬迁到何地去。竺可桢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认为

5、,浙大决不搬迁到如武汉、长沙或重庆那样的大城市去,以免造成内迁大学过于集中在大城市,而是要搬迁到那些从未有过大学的城镇,以至僻静的农村,使大学的内迁与中国内地的开发得到结合。随着战事的发展,浙江大学四次向大西南搬迁。竺校长的这一决策,使浙大在战事相对安定的山区或农村,找到了相对安定的办学环境,有利于保存我国知识力子的力量,培养众多的学生。浙江大学这支"文军",在大江以南的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和山区,既坚持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同时,浙江大学的学生来源地也从原来以东南地区,即苏、浙、皖、赣为主,扩大到苏、浙、皖、赣、闽、湘、粤、桂、黔、蜀诸省,以至招收全国各地(

6、包括东北各省)的流亡学生,发展成为一所全国性的大学。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概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竺可桢以他惊人的胆略和魅力,依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横穿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途径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在遵义、湄潭永兴办学七年。一、初迁浙江建德1937年"八·一三"淞沪

7、战役以后,由于战时情况的需要,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竺可桢校长担任主席。这个委员会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等9股,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中一项工作;同时成立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另外开办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浙大帅生本着"读书不忘救国"的精神,课余开展了各种抗战活动。如联合杭州市各教育单位出版《抗敌导报》,每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